姚永正 阿里-汉入主国足以来,由于国足长年本无战事,只打些可输可赢的商业比赛,或到海外打没有硬指标的拉练比赛,虽既没作为但也没重大失误,由此,中国足协与阿里-汉的关系一直较为融洽,客气、友好。然而,昨天,杨一民代表中国足协向阿里-汉提出要求:责令阿里-汉速定国足主力阵容。至于什么国足人员稳定性、国足训练规划性等倒是其次。以此,足协跟阿里-汉撕破“客情”脸。在此,一直关系良好,为何现在足协突然跟阿里-汉翻脸? 现在足协在干嘛?足协正在为确定国脚忙得焦头烂额,剪不断理还乱。至于甲A联赛倒是其次了(出了事,民不举官不纠,但要证据)。都是东亚四强赛惹得祸。既然国足参加比赛,就要启动国足,宣布国足集训大名单,可这次偏偏赶上明年初“中超”转会前最后一次国足集中。于是,此次国足集训具有非同寻常意义。如果全按以往阿里-汉既锻炼新人又考察老球员目的组建国足,那国脚大为贬值,因为连在甲B打不上主力的杨林、冯潇霆等人也成国脚了,而郝海东等一大批有实力老球员反倒榜上无名。假如按阿里-汉的国足大名单界定国脚,一是无法操作,二是后患无穷,但果真足协自己确定国脚,那就必然引发争执,进而把矛头指向足协——引火烧身。对此,足协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再三,认为毛病出在阿里-汉身上,而且要把“确定国脚”的方法更改一下。还是以国足教练组为主,足协只是审查把关,把矛盾推给阿里-汉为首的教练组。到时,即便下面俱乐部为国脚界定争执起来,足协也好说,这是国足主教练选定的。避免引火烧身。 然而,光凭现今阿里-汉选拔国家集训队形式,虽然是按世界足球规律搞了,但此手段与足协制定的限制国脚“中超”条款格格不入啊,于是,足协向阿里-汉开刀,让阿里-汉的选拔与我们足协限制国脚条款服务,也就是国足人员的稳定性,说白了,就是让阿里-汉迅速确定国足主力阵容。由此,足协的“中超”限制国脚名额条款才好操作,凡是上了阿里-汉主力阵容的球员就是国脚,不是主力阵容的、年轻的、客串的、临时考察的概不算国脚。由此,足协对可能出现的矛盾、争执,一是可推却了,二是有理由拒绝了。 现在,足协可能会埋怨东亚四强赛。假如此时不冒出个无关紧要的东亚四强赛,国足也不会启动,国家队也不会集训,至于谁是国脚可拖到明年一月转会前再搞。哪想到,这棘手的事竟提前到来,真够让足协领导左右为难。为难之中,就要让阿里-汉排忧解难,以利于足协工作,毕竟你是我们花钱聘来的。 另外,足协“中超”限制国脚条款出台后,矛盾不少,足协又大包大揽地宣布,由足协确定国脚。但由此又引发新的矛盾、是非,让足协焦头烂额。然而,足协也有聪明人,薛立副主席是其他协会来的,深谙此道——哪个项目的国家队,项目协会(运动管理中心)确定国家队教练、领队,而队员(国脚)都是由教练组确定。于是,足协在万般无奈之下,把“确定”国脚的重任转嫁到国足主帅身上。协会只是把把关,足协怎么干这种傻事?现在足协想悄然改正,以使足协在此事上脱身。由此,足协当然得向阿里-汉发号施令,国足不能像以往那样走马灯式地出出进进了,要保持国足人员稳定性,要与我们足协工作合拍,否则就让你下课。于是,足协的“中超”条款就可推行无阻了。矛盾足协顶着,阿里-汉在一边偷着乐,足协可不干这傻事了。由此才引发足协与阿里-汉翻脸。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