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傅亚雨报道 沈祥福领军的国奥队已经有相当时间没有打出漂亮的进攻配合了,跟阿根廷两次大战的精彩场面已被人们淡忘。国奥队原先进攻的“招牌”——中路的漏、抹、切,现在已经很难再有所作为,在亚洲其他国家开始普遍重视中国国奥之后,国奥队的进攻威力已经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沈祥福已经开始着手为国奥队的进攻进行“战略转移”,从以中路配合为主逐渐过渡到打边路为主。
战略:砸铁桶必须走边
国奥队原先采取的进攻战术同当时队伍的个人能力和全队的打法密不可分。在以防守为主、进攻主要依靠反击的阶段,从中路心脏地带发起攻击不仅能加快进攻的速度,同时也能对对方形成更加致命的威胁,这时候如果走边路起球的路子反而会降低进攻的效率。同时,国奥队中前场队员的高度普遍不够,一直担任突前的于涛身高不到1.80米,他身后的曲波、阎嵩和王新欣也都是属于技巧型、突破性的队员,对禁区内高球的控制一直是国奥队致命的弱点,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希望利用抢点头球得分也不合乎逻辑。
但现在情况同一两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对手跟国奥队比赛时往往采取收回去打的战术,这样中路进攻的威胁就大大减弱。沈祥福曾经提到,在打阵地战时,中路进攻的效率是比较低的:“即使是巴西、阿根廷这样技术一流的世界强队,面对对手的密集防守打中路也很困难,何况中国球员的个人能力同这些队伍的球员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奥运会预选赛开战的时间已经临近,沈祥福必须考虑改变主攻手段,这也是国奥“上第四个台阶”的主要内容。
忧虑:没有右翼起球手
在巴林期间,平时的训练国家队主要演练的也是边路起球、中路包抄的战术。就目前国奥队的情况来讲,左路的配备要比右路更强一些,在左内锋位置上,王新欣和阎嵩的主要任务是在肋部和中路活动,起球的任务主要交给了他们身后的徐亮和孙祥,这两人的左脚都能传出弧线、落点上佳的传中球。在巴林,沈祥福曾亲自指导孙祥的45度角起球,他要求孙祥传球主要是“奔着第一点去”,球不要太高,这样即使有时候掌握不好传高了,球也能正好落到门后的第二点,而且特别要注意落点:“球应该传到小禁区外不远的地方,一方面便于中路队员抢点,另一方面对方的门将也不敢出来。”
相比之下,右路则显得薄弱一些,曲波的特点是突击,他身后位置是以防守稳健见长的王圣,而路姜虽然在国安踢右前卫表现相当不错,但在国奥队中他传球的能力还没有充分展现。此次巴林比赛沈祥福三场球全部让曹阳首发右后卫的位置,就是考虑到曹阳的头脑冷静,助攻有特点,尤其是能45度角能传出有质量的球,而实德的张耀坤在防守能力上要强于曹阳,但助攻却是他的弱点。曹阳在右后卫位置的异军突起,证明了沈祥福开始改造国奥边路的设想。
有了边路传中,门前最后一下便成了关键,高中锋是沈祥福现在最头痛的位置。应该说杨林给国奥带来了一些希望,但现在他离沈祥福的要求还很远,无论是力量还是找点都有明显缺陷,但在2002年国奥试用的多名高中锋中,他是最受祥福喜爱的队员,也得到了教练组的“加练”的待遇,如果他在头球功夫上迅速提高,明年国奥队中将有他的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