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问题”——“辽足”之死的思考
转自搜狐
久古
转自搜狐
四者,“死”也。四月注定是个不吉利的月份,伊拉克战争经过N次“推进”,据说美英联军距城仅数公里之遥,意义无他,就是萨达姆“快死”了;而四月一日,完美无比的 “纵身一跳”,一代天皇张国荣给世界带来了一个真实的愚人节故事;四月三日上午,辽宁足球队正式命名为“北京三元足球队”,有人说,“辽足死了。”
转自搜狐
美英联军攻下巴格达的决心和能力毋须置疑,但能否置萨达姆于死地却不敢轻易相信,别说拉登,早些年不是有人说还看见过希特勒么?至于“荣哥”,今天早上各大网站就对他是否“纵身一跳”提出质疑,以为又是假新闻,真正的愚人节大料,盖因前些日子世界一些出名主流媒体曾经流传比尔·盖茨被刺身亡的消息,整个世界在愚人节之前就被“愚”了一回。“狼来了”喊的过多就没人相信了。以上全是闲聊,权充俺没说。
转自搜狐
这回说正事。据说辽宁足球队改名叫“北京三元队”了,这是个新鲜事。关于辽宁足球队的问题,此前就一直闹的沸沸扬扬。这回辽足注册的“真名”,据曹董事长说是“辽宁足球俱乐部北京三元足球队”,并反复强调在冠名问题上的报道纯属媒体的炒作。而那边厢辽宁体体育高官崔大林明确表态,辽宁足球队的冠名是个“原则问题,绝对不能亵渎!”而持有“辽足”20%股份的辽宁省体育学院某领导更象拿了鸡毛的神态:俺们正在向省体育局汇报工作,随时听候指令。北京、辽宁、三元之间,大有一番风雨欲来之势……
转自搜狐
根本原因是有没有“辽宁”二字。如果名叫“辽宁北京三元队”或者“北京辽宁三元队”又或者“辽宁三元队”估计就没有“原则性问题”出现了,可啥不漏,偏偏把“辽宁”二字给“漏”了,这叫辽宁四千万父老乡亲、十连冠功臣李应发等旧帅老臣更是激动无比,据说“激动”的人群当中还扯出了与辽宁足球“曾经沧海”的著名人物张桐坡、王德忠、钟晓哲,“冠名风波”就更显热闹了……
转自搜狐
这支辽宁队有没有“辽宁”二字真的如许重要吗?那种寻求历史曾经的轨迹以求心灵上的一丝慰藉式的自我意淫很惬意么?俺总觉得有点茫然。比如职业化初期的辽宁队,与“十连冠”时的辽宁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偏偏球队从上到下自我感觉良好地挂着“十连冠球队”的标签到处晃荡,结果被“半职业化”的甲A联赛冲个七零八落找不到北,此种心境一直维持数年之久,直到张引那帮“小孩”出现,辽宁队才真正又给人重新称“虎”。但经济问题一直又让这只“辽小虎”长不成真正的“东北虎”,以至给人“拐”到北京,成为今日之“三元球队”……
转自搜狐
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自始至今都只是“伪职业化”,挺多算个“半职业化”,也就是球员、教练、俱乐部官员等的收入“职业化”了、球队业余时间的活动“职业化”了。其他所有的,没人敢说自己是一支真正的“职业化球队”或真正的“职业化俱乐部”。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现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作最后的较量,鹿死谁手尚未敢有定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要变卖家产吗?你得算算老帐!
转自搜狐
国企改革遇到一个难题就是老职工问题。股份制了,有人不想要老职工,说是年纪大了干不了多久了,再说退休后还要养他一辈子,于是给他一笔钱叫他拍拍屁股走人。这算啥呢?有人想不通。其实这就是计划与市场的问题。这里谈的是足球,不想涉猎过多,要是不明白者请多翻书(哈哈~~)。
转自搜狐
窃以为,辽宁足球队叫“北京三元队”或者叫个什么“广东大猫队”都无所谓,关键是有人出那点钱“买断”“老职工”的“工龄”便一切OK了,尽管现在有人“嚷”的挺凶。不信?咱走着瞧。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