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援转会有黑幕 中国足球经纪人队伍需要监督机制 |
![](/images/bj00.gif) |
![](/images/bj00.gif) |
2003年3月5日11:11
解放日报
|
![](/images/bj00.gif) |
中国足坛活跃着一个“灰色群体”———足球经纪人和“伪足球经纪人”。这些人暗藏在中国足坛的各个角落,体验着尚欠规范的中国足球外援转会市场的酸甜苦辣,也制造出一幅中国足坛的“外援转会黑幕”。
在欧洲足坛,足球经纪人是一个令人羡慕的高尚职业。他们手里控制着一些球星,为这些球星赚钱而奔走,并从球员的收入中赚取巨额佣金。经纪人能左右球员的流动去向,因此被视为一股能操纵足坛的强大力量。
但在中国足坛,经纪人的日子却没那么好过。试训制度让他们吃够了苦头。由于中国的俱乐部买不起知名球星,经纪人推荐的外援大多是无名小辈或走下坡路的老球员。俱乐部为了检验这些球员的实力,一律要求试训。试训期间,球员的吃住行都要由经纪人负责。有些球员跟着球队试训了一个多月,最后却被否决。
来中国试训的外援非常多。为了让自己联系的球员有更多机会“中标”,经纪人只好“剑走偏锋”,做起了主教练和俱乐部官员的工作。
一位经纪人说:“在中国做经纪人,必须学会如何与俱乐部内那些有权决定外援的人沟通。我们其实最多只能拿到佣金的四分之一,其他的都用来打点关系了。如果你在内部没关系,即便有好的球员也未必能留下;如果你有很硬的关系,即使你带来的球员是水货,也有可能被留下。”
通过这种幕后的龌龊交易,大量低质量外援流入中国足球市场。这就是中国足坛水货外援屡禁不绝的主要原因。
种种幕后交易也为那些没有经纪人资格证书的“伪经纪人”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2001 赛季,中国足坛引进了128 名外援,其中只有30名是通过合法途径引进的,其他都是“伪经纪人”介绍过来的。目前,中国只有16个人拥有经纪人资格证书,单凭他们是无法为将近30个俱乐部提供稳定、优质、充足的外援的。
中国足球经纪人的队伍需要扩大,行为需要规范,也需要监督机制。同样重要的,是要采取措施清除俱乐部内部的“黑心蛀虫”。否则,笼罩在中国足球外援转会市场的乌烟瘴气的黑幕就永远无法揭开,水货外援就永远无法杜绝。
(新华社 记者 贾文军)
|
|
|
![](/images/bj00.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