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力帆死缓 悲壮掩不住孱弱 |
|
|
2003年11月13日10:01
体坛周报
|
|
|
据说川渝之战是两队中超之争的分水岭,现在,在一场如码头帮或棒子军群殴般的比赛中,占据主场之利的力帆输了,晋升中超前景顿时渺茫起来。然而,力帆距中超越来越远是事实,但其中超梦之幻灭真的始于这场比赛吗?
非也。力帆的式微是一个长期趋势,在进入比拼中超趋于白热化的甲A第三阶段,10场比赛力帆只赢过国力和健力宝,其余8场比赛仅拿了3分,最近4轮更连输4场。反观被它一直单方面地视为最大对手的冠城队,同期却创造了10战5胜4平1负的骄人战绩,一举拿了19分,并就此实现一只脚踏进中超这一曾经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奇迹。如果把它们的成绩分别画成曲线图的话,力帆很明显地始终处在一个下降通道中,而在上半年处境极为险恶的冠城队却蒸蒸日上。
由于所谓实德系也就两三支球队,因此可以认定,在此阶段不论是力帆的急速堕落还是冠城的浴火重生,都与实德系没有太大的关系,至少不是决定性的,尽管实德曾输冠城赢力帆。
赛前赛后,川渝之战都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我们注意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庆方面的单向行为,在力帆始终盯着冠城不放的同时,冠城和徐弘并不太评说力帆的事,也无意把自己的命运与力帆搅和在一起。这种一头热一头冷的所谓德比,与针尖对麦芒的上海德比有很大区别,更可以称之为伪德比。值得推敲的是,力帆为何如此起劲地揪住冠城不放?须知自川渝在行政上实行分治,又一同沦为二三流球队后,两队自顾都不暇,已不存在很直观的竞争关系,比如即使打到本轮,争夺中超入场券的球队也不仅仅只有川渝两队。
然而,力帆仍处处与冠城对着干。显然,重庆方面很乐意外界把所有问题——特别是力帆的堕落与冠城的勃兴——都往实德系关联交易上靠,或者说,故意把足球上的事儿意识形态化,将自己在赛场上的失败演化为反实德系“圣战”的牺牲者。可惜,这样的圣战并不存在,既然足协都无力裁断实德系是非,其他俱乐部最多只是发发牢骚,唯有力帆在上蹿下跳。
不应该怀疑力帆匡扶正义之心,但我们不能不指出,在虚拟的反实德系圣战背后,是真实的力帆在经营俱乐部和球队事务上的家族式紊乱与过分节俭。在当年力帆接盘时,重庆队还是一支由名帅执教的,拥有众多名将的,实力不容小视的甲A劲旅,但现在,除了一个志大才疏的谢晖,力帆阵中再无叫得响的角色,米罗西是甲A最廉价的外籍教练,佐拉是甲A最廉价的外籍球员。让人看不懂的是,力帆在很多方面处处节省,却在一个差不多忘了射手本能的谢晖身上糜费巨大,谢晖的到来既没有提升球队的战斗力,也没有给俱乐部带来多大商业价值和炒作效应,反而因其高昂的工资、奢华的生活而给队内制造了不稳定因素。
据说,就像其他很多事情一样,引进谢晖完全是老板的个人意志,塔瓦雷斯和米罗西前后两任教练都不认可其能力,更不认可引进的必要性,但这尊昂贵的花瓶还是引进了,至于“民愤”极大的老塔本人的去留更完全是老板的独断专制。其实老塔还是颇有点鬼才的,在他的栽培下,力帆队也曾冒出几个进入国字号教练法眼的新人,但从俱乐部运作的角度看,搞职业足球,阵中却没有几个大牌球星,那就要么是没有钱,要么是不愿花钱。
堂堂福布斯榜上的大富翁,力帆既不能被人家看出没有钱,也不能被误认为不愿花钱,于是就要玩点障眼法。实德系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几番折腾后,大家都知道力帆是反实德系的斗士,也看到了实德蹊跷地输给冠城又痛扁力帆的确凿事实,于是,一旦力帆被淘汰出局,那自然是实德系不公平竞争遗祸所致,中国足球环境太差所致,而不是力帆自己经营无方或玩不起的缘故。
这样的故事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实德搞实德系就为了整力帆?那也太小瞧徐明的肚量了。徐明与尹明善同为民营企业家,在财富榜上也比肩而邻,可是,论做事的气派,用人的眼光,包括经营俱乐部的手段,两者区别不小,结果也就判若云泥。周文渊(来源:体坛周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