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瞬间”成国字号遗传病 国奥能否走出怪圈 |
|
|
2003年2月19日13:15
扬子晚报
|
|
国奥能否走出老怪圈?在最后10分钟被对手将比分追平,国奥队终于实现了和国家队的“接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黑色瞬间”成为国字号球队的“遗传病”,即便是被国人寄予了很高希望的“超白金一代”也难逃此劫。
笔者认为,虽然中国的足球水平的确让人汗颜,但这种“功亏一篑综合征”却怎么都无法跟这支球队的技战术水平或者说球员个人能力挂上钩。后场处理球拖沓、中场组织乏力、前锋摧城拔寨能力不足等这些历届国家队的特点,在江郎才尽的沈家军身上已经毕现无遗。阿根廷世青赛上国青队华丽的技战术水平、顽强的拼搏精神,想必仍然留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那么在世青赛上中国队灵活快速的特点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年里已经消失殆尽了?球员的能力变得平庸倒不见得,最主要的是,他们没有了当年的那股底气,没有了舍我其谁的霸气,没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不过与国奥队前几次热身表现不佳不同的是,这次沈祥福终于有了辩驳的底气,主力阵容残缺成为他最好的挡箭牌。但是就是在主力阵容残缺的情况下,还能以两球领先对手八十多分钟,这难道是奇迹或者是运气?今年5月,国奥队将出征奥运,与爱沙尼亚队一战几乎就是他们此行的“祭旗之战”。从昨天的比赛来看,国奥队目前最大的弱点便出现在中后场,过于频繁的后场传接球给了对手抢断反击的机会,同时也延误了进攻推进速度,特别是在比赛进行到下半程,无谓的后场倒脚往往是让队员注意力放松的罪魁祸首,而这个病症自国奥队组建以来,从来就没有被控制住过。
比赛最后阶段“气若游丝”的问题在国字号球队已经延续了十多年,这个最关键的“集气”问题始终没有解决,那么就只能说明沈家军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走出前人留下的怪圈。这个隐患的存在,无疑为即将出征的沈家军蒙上了一层阴影,笔者的眼前似乎又显现出当年“黑色三分钟”的噩梦。 任学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