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围棋等级分急待完善 棋界元老透露准备改革 |
|
|
2003年1月20日05:25
北京青年报
|
|
“少数高段位棋手虽然很少下棋,但仍拥有较高的等级分,并因此享有参加各种比赛的资格和权利,这种现象对于经常参加比赛、要承担扣分风险的年轻棋手来说,是不是不太公平?”中国围棋协会秘书长华以刚日前透露,等级分制度的改革正在酝酿之中,作为系列改革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等级分新制度有望今年与大家见面。等级分制度呼唤改革
华以刚认为,段位与等级分是目前衡量棋手实力的两个不同体系。等级分是棋手即时竞技状态的数学化指标,最新等级分表明棋手最近的实力状况。而段位是棋手曾经取得成果的标志,现在看来,更多的是意味着过去的成绩和荣誉。
最早实行等级分制度是在1994年,当时是参照段位数来定的分值,九段定为2560分,每降低一段,分值减少40分。 “在围棋改革之初,用这样的方法给出棋手的等级分是比较合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少数等级分较高的棋手由于很少参加比赛,没有或较少承担被扣分的风险,等级分仍能保持较高的水平,但实际上,他们并不一定具备相应等级分应该具有的实力。”华以刚说。
华老已经在行政岗位工作多年,他非常坦诚地以自己为例:“我现在的等级分大概排在三四十名,以我现在的棋力,这是我拼了老命才可能拿到的成绩,但大家都知道,我的棋现在下得很少。”不活跃棋手将被重新定义
“过去规定,全年只要参加过比赛,即下过一盘棋,就可以参加等级分的排序,而不会被列入‘不活跃棋手’的名单里。现在看来,‘一盘棋’这个临界指标定得稍微低了些,今年,‘不活跃棋手’将会被重新定义。”华以刚说。“重新定义”指“参加比赛的最低限额”将会比过去的标准有所提高,连续几年被列为“不活跃棋手”,将失去一些比赛的参赛资格。
记者查看了2002年被列入“不活跃棋手”的名单,大致有30名以上,部分棋手过去曾经赫赫有名,如今已经很少见到踪影。
少数年纪较大的高段位棋手抱怨,参加比赛就好像在“卖血”。由于实力下降,他们输棋的情况比较多,付出的是很难补回来的等级分,换来的是对局费。另外,职业棋手都非常看中荣誉,不愿意输棋,因为各种原因,这部分人会尽可能少地下棋。因此,“活跃棋手”里可能会有部分“亚活跃棋手”存在。
华以刚认为,未来这些措施依然很难完全杜绝不公平的现象,只能让等级分制度更加趋于合理,尤其对于“亚活跃棋手”的预防不能完全做到。
一些仍比较活跃的老棋手认为,有这种“卖血”观念的棋手已经不是职业棋手的主流,如果棋下不好了,只是想方设法把真相掩藏起来,这样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计算方法也可能改革
当下,很多重要赛事都把等级分作为参加资格的重要指标,年轻棋手们都非常重视等级分。目前等级分排名第一的王磊告诉记者:“等级分是衡量棋手棋力的一个最重要系数。”其他年轻棋手,如孔杰、胡耀宇、谢赫等,虽然没有九段的头衔,但也经常出现在等级分排名的前列。大家认为,等级分制度的确为中国新棋手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一些年轻棋手由于过于看重等级分,甚至作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去年的全国个人赛中,三名年轻棋手因为害怕输棋被扣等级分,认为不参加比赛就不会被扣分,情急之下放弃了比赛,事后,围棋协会对三人作出了处分的决定。在未来的改革方案中,对于扣分细则可能会有更严格的规定,即无故弃权也将被扣分。
华以刚介绍说,等级分制度是从国际象棋移植过来的,国际象棋的平局情况比较多,而围棋基本上没有,所以围棋等级分计算方法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