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到哪里都是中国人--访比利时队总教练王大勇 |
|
|
2003年10月12日12:41
南京报业-金陵晚报
|
|
|
【金陵晚报报道】本届男乒世界杯赛,除了中国和中国台北的选手和教练之外,还有一名中国人,他就是比利时国家队的终身教练王大勇,在其指导下,塞弗也闯进了半决赛。昨天晚上,记者走进了王教练的房间,倾听了这位已经在海外漂泊了多年的游子的心声。
长年援外战绩辉煌
虽然已经57岁,但王教练显得要比实际年龄年轻。王教练告诉记者,他是天津人,以前是北京乒乓球队的队员。在1973年退役后,他就留在北京乒乓球队当教练。从那时候开始,他就一直在做乒乓球援外的工作。
“作为第一批乒乓球援外工作人员,1973年我被派往非洲索马里工作,原定工作时间一年,但由于在那里工作开展得不错,索马里总统的女儿也喜欢上了乒乓球,我也因此同当时的索马里总统的关系搞得非常好,于是,我留下再继续工作两年。1979年我又被派到智利工作,他们说,中国人将智利乒乓球运动向前推动了十年。1989年,我来到了比利时,也开始了和塞弗等队员的接触,当时他们还都是20岁出头的孩子。”虽然成绩辉煌,但提到自己在国外的经历时,王教练只是微笑着淡淡道出。
从100%到120%
初到欧洲,很多老外曾对王教练投射过不信任的目光。确实,东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也使几乎每个呆在欧洲的中国人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王教练告诉记者,他的得意门生塞弗曾经说过,在认识王大勇之前,他对中国几乎没有了解,对中国人他也是100%的不信任,但经过和王教练这么长时间的合作和交往,他对中国人的信任已经不是100%,而是120%。塞弗信任王大勇,不仅因为其是他的教练,可以说,王教练更是他的父亲和朋友。
通常,一般欧洲选手和教练的关系只建立在赛场之内,而王教练和塞弗等队员不仅常在一起探讨训练问题,还经常为塞弗的家事甚至感情生活出主意,他传统的中国式处事方式对队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海外使者”是永远的中国人
当记者向王教练提起像他这样援外的中国人在国内被习惯称做“海外兵团”时,王教练立刻否定了这一说法。王教练说:“不应该把我们称为‘海外兵团’,我们这些去国外的乒乓球工作者不是为了帮助外国人打中国人,而是在从事一项很有意义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活动,因此,应该把我们叫做‘海外使团’才对,中国驻比利时大使也曾对我说过,你也是大使。”
王教练告诉记者,虽然取得了比利时国籍,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能改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第4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是比利时对阵中国,最终我的祖国拿到了冠军,当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随着中国队一起唱起了中国国歌。虽然队员们当时对作为比利时队总教练的我在全世界面前唱中国国歌的做法感到难以接受,但最终他们还是理解了我。”说到这里,王教练显得非常动情。王教练的夫人李静娴现在是比利时皇家歌剧院的歌剧演员,早年的一首《共和国之恋》曾唱遍中国的大江南北,王教练说,这首歌的歌词代表了他的心声,他永远都是中国人。特派记者 田园圃 江阴现场报道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