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志强报道 “如果我拿出一千万人民币,在现在的中国足球圈能够办成什么事?也许是能够买下一支乙级球队。但如果我拿到国外呢?”一个中国的商人在看过了深圳科健公司投资埃弗顿后产生的连锁反应感触相当深。现在,在中国足球陷入一个发展的低谷的时候,许多曾经有意投资中国足球的投资商已经在悄悄地撤退。 深圳科健公司的海外投资效应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案例。其实这次它的整个投资来说都不是很大,只不过是两年两千多万人民币的赞助,但一下子让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各级媒体爆炒了整整一个月。一手策划此事的科健公司总裁郝健学曾经很得意的对记者说:“其实我当初提出这个投资计划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甚至当初我们的董事会还对这个计划提出过异议。但没想到最后的效果真的是太好了,我们希望这次的投资能够将我们产品的品牌提升至少一个层次。”在和记者讨论起中国足球时,精明的郝健学其实早就觉察到了中国足球投资环境的差强人意,因为在郝健学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两个反差。郝健学自己就有一支中国的乙级球队,这支球队是郝健学自己出资和广东省足协共健的,据说当初购买这支广东青年队的时候,郝健学一次性拿出了800万人民币(据说这800万是购得了这支球队60%的股份),这里还不包括每年维持这支队伍正常运行所必须的费用。但就是这点钱根本不能取得什么足球效应。也许这对于像郝健学这样诚心经营足球的投资者来说这些只不过是一点点基本费用,但对于很多希望借机提升自己品牌的企业来说,这800万基本上就是丢在了水里还没有听到一点响声,这种投资是绝对不能够被接受的。所以,对这支球队投资不是很大的郝健学对球队的要求也就是慢慢来,不要急。 近日,陕西国力队传出转让的消息后,记者获悉国内几家财大气粗的知名企业,特别是有一家相当知名的电子企业对该球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请了专人调研后,现实的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如果要接受这支队伍,其他的不说,启动资金至少在3000万以上,由于明年牵涉到球队进入中超,这个基础相当的球队至少还要投入7000万以上,在球队进入中超相当危险的情况下,这个投资方也就是说一年的时间就要投入至少一个亿在一个濒临降级的球队身上,“这不是自己花钱买罪受吗?还是算了吧。”投资方最后不得已只好作罢。但最近记者又听说该投资方已经将投资的目光转移到了国外,他们准备学习科健的商业模式,也正如郝健学所说的:“这种做法(投资国外球队扩大自己产品影响力)对于一个商家来说是很划算的,在中国投资足球还需要更好的时机。” 其实在中国投资商眼中,最大的投资障碍是中国足球政策的变化太大,曾经有人表示,“中国足球的政策变化实在太快,一下子就停了升降级,一下子又提出健立中超,我们现在实在是没有办法把握以后的政策变化方向。如果足协不按照足球自身的发展规律办事,那我们投资中国足球只会是落得一个相当惨的下场,所以现在大家谁也不敢轻易卷入中国足球圈,顶多就是在旁边叫喊两声。如果要投资的话,还是等球队进了中超再说。”应该说这种观念已经成为了大部分投资商的共识,中国足球的政策已经变成了悬在商人头上的一把利剑。 现在,中国足球站在了中超的分水岭上,而精明的商人则一直在观望。在中国足球短期没有很好时机的情况下,一部分中国的投资商选择了突围中国,奔向世界,更多的投资商则选择了悄悄地撤退。中国足球未来的动力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