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自家门口参加赛花样滑冰大奖赛,世界冠军申雪/赵宏博显得格外兴奋,他们的表演完全可以用酣畅淋漓来形容。尽管两人均对现场观众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他们还是委婉地道出了自己的遗憾:现场观众要比加拿大站“少一些”。
其实,这还只是申雪、赵宏博嘴下留情。相比欧美花样滑冰赛场的爆棚场面,这几天的首都体育馆只能算是维持常温而已。除了周日获奖选手的表演专场上座率逾6成外,其余正式比赛场次,看台均有大片“留白”,包括有申雪/赵宏博出场的双人滑,以及花样滑冰中最煽情、最具艺术表现力的冰舞。尽管中国滑冰协会成功地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花样滑冰大奖赛引入中国,成功地使中国代替德国成为花样滑冰大奖赛6站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花样滑冰真正扎根北京,真正在中国培育出广阔的市场,还要走很长的路。
花样滑冰是一项美轮美奂的运动,观看这样的比赛绝对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综合享受,这也是该项运动在欧美经久不衰、拥有大批观众的原因。但花样滑冰在中国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观众只是因为陈露和申雪/赵宏博的缘故,才对花样滑冰有个初步印象。在这样的环境里,指望花样滑冰大奖赛一落户北京便能火爆起来,显然有些一厢情愿。去年规格不低的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在北京观众寥寥,就很能说明问题。
或许是受四大洲花样滑冰票房低迷的启示,全权代理此次大奖赛票务的中演公司特意降低票价,试图用低价位来吸引观众。中演公司的一位代表甚至在赛前非常自信地表示,低价位一定会吸引大批观众,在没有赠票的情况下,估计门票能够卖掉八九成。但事实证明,低票价确实吸引了一些观众,却远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讲究包装炒作、流行追星追腕的中国体育文化市场,群众基础薄弱的花样滑冰还没有靠几位世界冠军便能带动票房的能力。如果让圈内人士来评价此次大奖赛落户北京的意义的话,自然能够说出一大堆的好处。就像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任洪国说的那样,花样滑冰大奖赛落户北京,给中国选手增加了与强手同场竞技的机会,给那些喜爱花样滑冰的孩子提供了现场观摩的机会,也给业内人士一次熟悉花样滑冰新的评分办法的机会。但这些好处只是对圈内人士而言的,对于亟须培育市场、培养观众的中国花样滑冰运动来说,他们还需要较高的上座率来达到这一目的。
中演公司降低票价的举措,也是希望通过让利来培育花样滑冰的观众市场。但花样滑冰不像足球、篮球、乒乓球那样有雄厚的市场基础,也不像港台歌星演唱会那样有大批歌迷“买单”,它还需要一个把观众“请”进赛场的过程。因为对于那些对花样滑冰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的观众来说,即便票价低到40元人民币,他们也未必有走进赛场的冲动,更何况并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花样滑冰大奖赛落户中国的“意义”。记者在首体采访期间,就曾看到首体门口有好奇者驻足向票贩子咨询馆内进行的是哪位歌星的演出。由此不难看出,此次大奖赛依然没有完全放下“架子”。但如果肯把观众请进赛场,让他们与这种高水平花样滑冰比赛有第一次“亲密接触”,相信那种沁人心脾的美完全可能把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留在赛场。
与欧美花样滑冰运动发展不同的是,中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但与欧美相同的是,随着中国人对精神享受越来越强烈的追求,中国已经拥有一大批潜在的观众。现在缺的就是让他们拥有与花样滑冰运动产生第一次“化学反应”的机会,毕竟享受美、欣赏美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这种机会的产生,有时就是一个花钱养市场的过程。(本报北京11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曹竞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