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王胜沈在群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上半场第25分钟,申花主力中后卫卞军的不经意之举,导致幼嫩的申花长时间处于少一人作战的尴尬境地,最终浑身脱力,惨遭屠戮。 说起第二张黄牌,卞军满脸无辜地说:“当时杜威挡在我的前面,我也没看清他(指对方进攻球员),只是本能地碰了他一下。”卞军被罚下场后,一个人走下台阶,回到教练席旁。赛后他充满内疚地向记者表示:“对方3名前锋的个人能力很强,当时我不狠点的话,会让他们活起来。”可就是狠了这么一点,后果是如此不堪设想,这一点卞军肯定是始料未及的。申花技术顾问包瀛福评价道:“虽然犯规的动作小,但根本没有必要。” 1比5,申花主场完败。这场比赛为年轻的申花球员设置了一个亟需解答的心理难题——是被甲A的残酷彻底打懵,还是冷静地完成职业经验上的一次重要积淀?毕竟,接踵而至的赛事不会给他们太多的机会。而如果“学费”一直付下去,年轻的球队很可能锐气全消,并进入一个全无自信的状态。这样麻烦就更大了。 申花球员应该承认,这场比赛输得顺理成章。深圳球员在攻防组织和跑动接应的意识上,都比申花高出一筹。锋线三叉戟李毅、迪亚哥和郑智,交叉换位非常灵活,更将申花后防撕扯得支离破碎。尽管根宝赛前强调防守第一,于涛和孙吉等人也能跑肯拼,但能力上的缺陷使他们常常被对手轻易突破。申花小将应该觉悟到:如不从技术、意识等细节上提高“一对一”的能力,自己在甲A赛场的上升空间是极其有限的。 胸怀大志、并网罗了一批潜质颇佳的新人的申花俱乐部,应在重击之下有所动作。半年或一年,确实不足以让一支年轻球队进入成熟阶段,但如果连完善明显的阵容缺陷——比如中场谁来组织,都迟迟不能进行的话,我们所交的学费又有什么价值呢?以前的申花有过更凄惨的经历,1比6、1比9。但在积极调整之后,连沪争霸的局面不是年年上演吗?当问题无可回避之时,只得痛下决心。一个惨痛的雨夜,给申花一个决断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