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王治郅
孙继海李铁
足球彩票
首页-邮件-短信- 商城-搜索- 新闻-体育- 财经-I T- 娱乐圈-女人- 生活-健康- 汽车-房产- 旅游-教育-出国- 求职-动漫- 校友录
体育新闻 - 中国足球- 国际足坛 -足彩 -篮球 -棋牌 - 综合体育- 滚动 -图片 -体育漫画 - 狐说八道- 约会
体育新闻球员西行
足彩预测
手机号:
NBA新赛季姚明更期待
甜美酸涩我爱!我珍藏!
艳遇叫月上柳梢的美眉
恋曲罗大佑签名CD派送
美伊对峙海湾战况速递
行色社会奇闻趣事真多
[戴佩妮]遇见你的第4天
[F 4]《流星花园Ⅱ》
[莫文蔚]遇见另一个自己
诺基亚经典大图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本版讨论最热新闻
  • 拳王大战刘易斯想临阵撤局:泰森是狗而不是人!
  • 李昌镐为美女动心 石佛想和毛佳君做朋友(附图)
  • 疯狂泰森又爆疯狂性史:一天内竟与24名女子上床
  • 张慧德:布雷西亚群龙无首难逃连败--第5期预测
  • 足彩销售额巨大回落 体彩中心作出回应给彩民打气
  • 本版新闻搜索

     

    首页>体育>综合体育>第十九届冬奥会>中国健儿·冲击金牌我来说两句
     
    申雪/赵宏博为何总无缘金牌?--冬奥会不仅只有金牌

      还有一个月便将开战的盐湖城冬奥会,对于中国来说将是一届意义非凡的冬奥会,因为在这届冬奥会中,中国极有希望问鼎金牌,近年来一直保持强势的短道速滑将当仁不让地承担起夺金重任。但在如今“零的突破”之声响成一片的时候,在中国冬奥金牌唾手可得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从1980年就已经参加冬奥会的中国冰雪项目,到现在还没能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实力不够,或是运气不好,还是因为其他什么……也许我们从那些在盐湖城冬奥会中有实力夺取奖牌的项目上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申雪/赵宏博

      为什么总与金牌无缘?

      申雪/赵宏博这对中国花样滑冰界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对选手,为什么总在世锦赛和冬奥会这样的“重量级赛事”中与冠军无缘?相信有关这个问题的疑惑不仅萦绕在记者心头,而且也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

      而有关这个问题,最表象的答案是尽管申雪/赵宏博已经具备了夺取冬奥会冠军的实力,但却总是难以得到裁判的青睐,裁判总会在关键时刻将金牌从他们俩的手中夺走。而从技术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申雪/赵宏博的双人滑从难度来看,已经处于世界顶尖级水平,至少他们现在能做的抛四周是其他人无法完成的,而他们俩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却与顶尖水平有差距,很难在裁判那里得到好的印象分。

      近两年来,申雪/赵宏博的主管教练姚滨基本上都处于与裁判相抗争的境地上,而在各种传媒中,我们也没少看到他对裁判不公的批评。可是那些花样滑冰的裁判们,似乎是一个个异常固执的小老头,他们宁肯丢掉自己的执法资格,也要将金牌“送给”表演并不如申雪/赵宏博的俄罗斯或者加拿大选手。而中国花样滑冰界内部,更“专业”一些的说法是,每次比赛在8名裁判中,中国顶多能赢得一个席位,而来自前苏联的裁判可能会有五六名之多。在这种明显的人数劣势面前,中国选手自然很难在与欧美选手的竞争中取胜。

      上面陈述的种种理由,构成了申雪/赵宏博在本届冬奥会上,如果在加拿大和俄罗斯选手正常发挥或只出现小失误的情况下仍然无缘金牌的答案。但这是不是真正的答案呢?

      记者想要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花样滑冰和许多冰雪项目一样,由于已经有了长达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在欧美地区拥有了相当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属于自身的文化积淀,观众和裁判对于属于花样滑冰文化范畴的认识已经定型。国家体育总局冬季管理中心的一位已经参加过四届冬奥会的官员对记者说,其实凡是拥有历史传统的冬季项目都要比夏季项目拥有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更多的积淀。冬季项目由于器材的昂贵和对场地的高要求,因此被称为“贵族项目”。所以在竞争中,对于参与竞争者对该项目文化内涵理解的要求,可能要远大于对于比赛胜负的要求。有时候,在内行人的眼中,比赛真正的胜利者可能不是最后的冠军得主,而是对项目的文化诠释得最完美者。而冬奥会并不是一次中国人意义上的一争胜负的竞技大会,而是全世界所有竞技者的一次伟大聚会。

      相形之下,中国花样滑冰界缺乏真正的对花样滑冰文化的认识,而更多地去强调比赛胜负的追求。我们的选手头脑中更多的是沉甸甸的金牌,而无法去体会运动带给自己的快乐。申雪/赵宏博在比赛中,艺术表现力总无法与裁判的要求合拍,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并未融入文化之中,更没有理解花样滑冰的本质。裁判们所要求的真正艺术表现力,更是对于花样滑冰这个项目自身文化的理解。

      ■自由式滑雪在萎缩吗?

      上届冬奥会,中国在自由滑雪这个冰雪界的新兴项目上得到了一枚银牌,在该项目上的领先优势同样延续到了盐湖城冬奥会。按照中国选手近年来的比赛成绩,在本届冬奥会上,仍然具备夺取一枚奖牌的实力。但与4年前不同的是,尽管我们在该项目上的成绩不俗,但从事这一项目的运动员却越来越少,不少运动员由于项目的高危险性,而放弃从事自由式滑雪的训练。

      由于害怕受伤而退役,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无可厚非的。但这同样也牵扯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选手在从事冰雪项目之初,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因为自己的兴趣使然,还是成为高水平运动员后的金牌和奖金。

      同样是在冰雪界工作多年的内行人告诉记者,他们一直给运动员灌输的是如何为国争光、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运动员很小便怀着这种动因开始从事专业训练,于是金牌和奖金成为了他们在赛场上奋斗的惟一目标和动力,一旦失去了这个目标和动力,运动员只能选择离开。而国外运动员在选择从事冬季项目之初,更多的是因为项目本身所能带给自己的快乐,未来能否取得好成绩,或者能够赚到多高的奖金,反而很少成为他们选择的动因和乐趣。

      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和为国争光的教育,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也是中国体育界能够持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但过分地强调,却使运动员忽视了对于体育自身规律和本质的探索欲望,体育也在他们的心中被简单地与金牌和奖金画上了等号,他们也失去了体验冰雪项目所能带给自己的欢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冬季项目尽管比夏季项目多参加了一届奥运会,但直至今日,仍无法在冬奥会上取得像夏奥会那样出色的成绩,其中固然有地域限制、基础薄弱、国家投入有限等方面的原因,但客观地说,即使在盐湖城中国冬季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但离真正认识冬季项目的运动实质、融入世界冰雪运动大家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想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取得成功,中国冰雪界要被考验的不仅是自己的竞技能力,更有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认识。(杜锐)

        (北京青年报)

    搜狐短信体育新闻:为您实时报道体坛的最新动态与信息
    最新时尚:动画短信--让您的手机闪起来、让您的心情动起来
    短信游戏SQ--头脑保龄:Q倒你的头脑、Q出你的智慧

    (2002年1月7日08:45)
    我来说两句  去相关论坛      推荐给我的朋友(短信或Email)
     
    相关文章
    技术难不等于分数高 申雪/赵宏博征服裁判有难度(12/29 08:57)
    总决赛名次不高印象好 申雪/赵宏博成功塑造新形象(12/29 08:54)
    世界花样滑冰总决赛-申雪/赵宏博暂列第3(图文)(12/15 18:34)
    冰刀上的舞者--记花样滑冰运动员申雪/赵宏博(12/11 00:28)
    姚滨为申雪/赵宏博策划花样滑冰“盐湖城攻略”(12/10 09:19)
    首页>体育>综合体育>第十九届冬奥会>中国健儿·冲击金牌
    Copyright © 2002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