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上海竟有一番奇缘 佩特在申花很孤独 |
|
|
2003年11月10日01:32
新闻晨报
|
|
|
因为各自的文化差异以及对“朋友”概念理解的不同,佩特坦然承认,在申花他还没有真正的交心人。不过他并不觉得,是他自以为“是”的指责伤了中国球员的自尊心,佩特认为是他们不懂英语,使彼此之间缺少沟通。
佩特说:“有时候我想表达一个意思,但是中国队员听不懂英语,更不用说法语、西班牙语了。请翻译翻,意思是搞懂了,但从他们的表情上,我明白我要表达的内涵,他们不懂。这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别,这些东西很难在短时间内被不和你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的人理解。”佩特不停用手比划着,向记者解释着,一脸无奈。看得出,在申花佩特是孤独的,他渴望友谊,哪怕只是一个说说话的人。
不过,佩特来到上海竟有一番奇缘。
托马斯这个名字平平无奇,很可能就像一则广告说的,一趟航班上出现三个托马斯再正常不过,所以佩特在加盟申花之初,看到球队名单上也有这么个名字时,一点都没放在心上,直到他来到上海。
佩特用一种相当夸张的神情向记者描述道:“当时一见面,我就叫起来了,‘啊,原来是他啊’,我们认识的,都已经十几年没见面了。”原来,佩特和托马斯小时候都曾在南斯拉夫某个地区队踢过球,那是从当地小朋友中间选拔出来的佼佼者组成的地区联队,那年佩特才14岁。几年之后,两个小朋友分开了,各自闯荡“江湖”,而这一分手就是17年,没想到在异国他乡的上海,他们竟然再次相逢。
但这段经历毕竟过于传奇了,而17年的分隔也使他们之间多了生分,少了熟络。佩特没有把托马斯摆到知己的位置。
佩特在上海度过了自己31岁的生日,除了家人以外,只有托马斯、可可寥寥可数的几个朋友为他送上生日祝福。佩特觉得很寂寞。他说:“去年在巴西,我的生日聚会来了1千人,还请来专门的乐队演奏。前年是6百人,我们唱啊跳啊疯得像孩子。”佩特的眼睛闪着光。
从一个俱乐部到另一个俱乐部,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佩特始终在漂泊着,所以他更希望获得一种归属感。邀三五知己,或歌或饮,这是每个男人都向往的境界,哪怕佩特是个外国人,他也是这般想法。作者:晨报记者顾力华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