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随着青岛双星男队和广西纯正堂女队的夺冠,2001年全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2月2日终于在广东梅州草草收场。说它是草草收场,主要是这一跨年度、历时长达8个月的联赛在整个赛季几乎处于无人关注的状态,即使在最后的总决赛,现役国家队的多数主力都登场亮相,也未能显现出高潮,而且从主办方到参赛的各俱乐部对此都已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无人喝彩 作为中国羽协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俱乐部联赛,被中国羽协视为羽毛球项目向职业化过渡的大胆尝试,中国羽协曾希望通过俱乐部联赛开拓羽毛球市场,吸引更多的企业注资羽毛球项目,促使经费短缺的各省市队逐步转向俱乐部队,从而争取到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然而自1999年创立俱乐部联赛起,三年来俱乐部联赛虽然从首届只有三支男队参赛发展到2001年有8支男队和7支女队参加,但比赛的受关注程度却逐年减退,到2001年第三届俱乐部联赛,不仅没有找到一分钱赞助,比赛场次大幅减少,比赛时间飘忽不定,而且球市冷清,媒体宣传更是少得可怜。相对于如火如荼的足、篮、排三大球联赛以及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拥有更多世界级明星的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却是每况愈下,惨淡维持。 缺乏规范 回顾举办了三届的羽毛球俱乐部联赛,最突出的感觉就比赛的不规范,无论是比赛形式、时间安排,还是宣传包装都缺乏计划性,变化太大。以2001年第三届联赛为例,虽然联赛被定为采取主客场制,但除了第一轮有主场外,后面的比赛几乎都被安排在第三地,而且是一场定输赢,主客场制实际已名存实亡。 2001年联赛从2001年4月13日开始至2002年2月2日结束,从时间看历时八个月,而且跨年度,但实际的比赛场次却比当初计划少了很多,即使最后夺冠的队整个赛季也只打了四场比赛,而且比赛时间不固定,就连参赛的俱乐部队都是临时被告知下一场比赛何时打,在哪儿打。 至于宣传包装,2001年联赛整个赛季几乎没有任何动作,除了中央电视台作为主办方每逢比赛准时直播外,其他媒体因对联赛的进程无从掌握,很难及时跟进报道,时间一长对联赛也渐渐失去了宣传的兴趣。 对于俱乐部联赛的现状,中国羽协其实也颇感无奈。作为主办方,自然很想把联赛炒热,每逢联赛开始前都会听取各方意见,并制定出具体的计划,使各参赛队对联赛充满了希望,即使2001年的联赛在一直未找到主赞助商的艰难情况下,中国羽协与中央电视台也仍然坚持把联赛办了下来。但在联赛的运作过程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困扰,赛前制定的计划总是难以真正落实,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久而久之,联赛也就沦落成今天这个样子。 可否另辟蹊径 对中国羽协而言,在举办联赛期间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协调解决好联赛与国家队的训练比赛安排。国家队每年的比赛任务繁重,要保证大赛夺取佳绩又需要相应的系统正常训练时间,当联赛与国家队的训练比赛时间发生冲突时,联赛自然要为国家队让路,因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而参加联赛的各俱乐部队又希望国手们能场场上阵,为本队争取好成绩,给赞助企业更好的回报,同时激活联赛的市场也必须充分发挥国家队主力们的明星效应。 为解决这一问题,三年来中国羽协与国家队都尽了很大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现在也很难看出有更好的处理办法。为此,对中国羽协来说,与其想尽方法力图改变联赛现状,还不如换个思路,认真总结一下联赛三年的经验教训,结合羽毛球项目的特点,寻找一个比俱乐部联赛更为合理的开拓市场、向职业化转型的方式。主客场制的俱乐部联赛并不一定是各项目迈向职业化的唯一途径,既然羽毛球在这条路上走得如此艰难,何不另辟蹊径,去开辟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王渝燕) (中国体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