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中旬举行的全国冠军赛结束后,中国青年女垒34名队员在主教练刘雅明的带领下在上海开始了新一轮的集训,目标直指9月将在江苏南京举行的女垒世青赛。 转自搜狐 4月4日至1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全国青年女垒冠军赛,实际上是对青年女垒国家队人员的二次选拔。经过由垒协选派的专家组和各地教练组的评议,共有34人最终进入了这一期集训的中国青年女垒名单。而这个名单在今年的7月还将做进一步的调整,保留26人备战今年9月的女垒世青赛。 转自搜狐 4月22日,青年女垒姑娘们在全国冠军赛结束休整一周后,全队开赴上海,在上海市体校开始了新一轮集训。在三名助理教练的协助下,主教练刘雅明将在整个5月带领全队队员进行基础技术加体能的训练。其中主要以恢复身体机能为主,用增加基本技术训练的数量来带动体能恢复与提高,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队员球龄短,要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有所突破,在世青赛中夺取奖牌,只靠一般性的训练是不够的,所以对目前这支队伍来说,强调的就是突破———“体能的突破、技能的突破、思考方式的突破”,在增大技术训练量的同时,及时把理论、研讨结合起来,让队员善于提问题,敢于提问题,使她们实践与理论并用,提高训练质量。 转自搜狐 教练组每天也抽出一部分时间,研究与分析队员们身上存在的不足,看有关书籍、录像,讨论技术发展动态及训练内容,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针对队员不同特点,制定训练之外的特别训练,如力量差的队员要在每天课后加半小时的自主训练。 转自搜狐 由于队员年轻,又多是独生子女,训练中难免会出现“骄娇”二气,怕吃苦,依赖心理强,不爱动脑筋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队里将思想作风建设放在了首位,制定了指导方针,提出了“在训练中要有不怕吃苦的硬劲,拼命训练的狠劲,善于动脑的灵劲,不服输的争劲,为国争光永不言败的霸劲。”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提高思想水平、技术水平。 转自搜狐 虽然在5月初曾出现一名队员高烧的情况,但后来的一系列诊断很快排除了非典的可能性。为了安全起见,全体人员被暂时隔离了十天,这期间全队每天定时量体温两次,并及时向学校汇报。全队虽然只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但经过上海市少体校的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努力,使全队顺利的渡过了危险期,避免了非战斗的减员。 转自搜狐 6月,青年女垒将进入全面技术训练阶段,一直持续到9月女垒世青赛举行前夕。这期间,青年女垒还将参加加拿大杯赛,进行世锦赛前最后一次的热身。作为一支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队伍,目前的中国青年女垒将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逐步进入国家女垒阵容。据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这支青年女垒平均年龄18.4岁,平均球龄3.7年,平均身高达到170.55厘米;除个别队员在所在省市队能打上主力外,多数球员都是省市队中的替补球员,此番集训第一阶段将以体能加基本技术为主,也是这个原因。 转自搜狐 主教练刘雅明简介 转自搜狐 带队经历 转自搜狐 1989年———1998年从北京队退役后,一直在国家女垒担任助理教练 转自搜狐 1998年———2000年担任国家女垒主教练 转自搜狐 2000年奥运会后赴美国学习 转自搜狐 2002年5月开始担任国家青年女垒主教练 转自搜狐 带队成绩 转自搜狐 1996年奥运会亚军 转自搜狐 1998年亚运会冠军 转自搜狐 1999年亚锦赛冠军 转自搜狐 2000年奥运会第四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