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任国足的主教练名单里,米卢的固执几乎是空前的,而目前遭遇非议最多的一点,可能就是米卢在入帐国足后坚守的“442”打法。十强赛即将来临的日子,随着米卢对于根伟、孙继海、郝海东几名国脚的最后调整,国内舆论对米家军变阵的呼声更见高涨,“什么再造菱形站位”、“什么双前腰”……。然而依笔者的浅见,这种要求变阵的舆论氛围背后蕴藏着一种非常严重的危机。 从执教风格来看,米卢在整个国家队的阵容调配上,一直是采取攻守趋于平衡的战略思想。我认为这是建立在米卢对中国球员的认识上,即球员的个人能力普遍不强,尖子球员和核心球员凤毛麟角,只有依靠全队整体的实力才能与亚洲诸强周旋。“442”平行站位最大的优点是使场上球员的位置感比较明确,不会发生重叠。但是真如万事万物在有利的同时,必然有着一定的缺陷,这也直接导致创造力本来就低下的国脚在进攻上的罚术。 典型的例子是在小组赛上,客场对付柬浦寨和主场对付印尼的上半时,进攻无形,防守又出错。在这样的实战战例中,你不能仅仅用米卢的“442”平行站位有问题来搪塞问题的核心!在广州,笔者曾听到国足的顾问马克坚解释阵型的意义,米卢的“442”是足球比赛中的基本阵型,随着比赛的进程,球员应该在此基础上做出有利于本方的战术调整。这也就是米卢多次否认自己变阵的原因。 说到变阵,不能不说“5·13”昆明大逆转,那天下半时祁宏的上场仿佛盘活了全队的攻防。次日媒体盛赞米卢的变阵好,更有奇谈的是有一则消息竟然说,当时的“变阵”是一场临场“阵变”,是在几名老国脚带动下的一种主动应变,言下之意是米卢的阵法已经在中印大战的下半时被无情篡改!如果这是事实,应该不是好事,反而是一种危险的信号。乃赛场大忌! 变阵应该是是球队的操纵者(通常是主教练),根据足球比赛的规律、形势和任务在足球比赛的不同阶段采取的一种战术,它能体现足球比赛战术的制定者的高明与否。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复赛阶段,当时拥有苏格拉底、济科、法尔考、儒尼奥尔等在内的足坛“梦之队”遇上了意大利人,只需要一场平局就能打进四强的巴西人正是缺乏这种战术思想,片面强调进攻进攻,结过被金童罗西连入三球,而饮恨沙场。在即将开始的十强赛中,我们应当米卢会审时度势来布置球队阵型的,就算还是祭出“442”,我看也会有不同侧重点的。在这点上,球员的理解力可能显得更为重要一些了。 “政变”一词用在这里,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对于十强赛上参加报道的数百家媒体而言,我想都不会漏装了这个词语。虽然国足内部的当量不等但性质相当的变动要比一场比赛带来的冲击大地多,可我仍然不想把这个已经从足球层面过渡到政治层面上的单词,运用在今后的100天里。 尽管我已经从近来的报道中溴到某种非常复杂的气味,尽管中国足协没有必要现在就对外保证不会在十强赛期间让米卢下课,尽管国足冲击世界杯的征程并非抽签刚结束般想像的那样易如反掌。我们依旧渴望第七轮冲击波展现给亚洲足坛,展现给世界足坛的是一个团结的、健康的、向上的、有民族荣誉感的中国足球,或这就是“阎掌门”快乐足球和人民足球概念的完美表述?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