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帅,可以很复杂,可以很隐蔽,可以很神秘。但也可以很简单。
昨天到巴黎,听朋友讲法国足球如何选帅,就颇有启发。对法国队来说,过去十几年,他们经历了4次选帅,而法国足球,也在这4次选帅中,不断走向成熟。
上世纪九十年代,法国国家队主帅,进行了3次更迭。每一次,都由球队的助理教练接替主教练位子。霍利尔接替普拉蒂尼,雅凯继之,勒梅尔再继之,法国足协认为,这至少能保持球队的连续性,“并让国家队的助理教练们,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显然,此举能够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面,也确保了法国足球整体的稳定性。
此外,在实际工作中,法国队助理教练和主教练一般都能成为“自己人”,两者思路一致,对具体球员和阵型的想法,也基本一致。由此,法国国家队的战术风格,才能在10年间渐渐形成。
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3次选帅中,法国足协丝毫不遮掩,目标明确,方向也明确。3名新帅,都是在没有太大争议情况下当选的。这对主教练上任后顺利开展工作,很有好处。
而韩日世界杯赛后,法国足球溃败的现实,让法国足协重新考虑自己的选帅策略。于是,“助理教练扶正”这套行使了10年的方案,终于寿终正寝。但是,“选一个熟悉法国足球的人”,依旧是法国足协选帅的标准。
于是,法国足协没有将目光放到国外,而是聚焦于不太起眼的法甲联赛。上赛季法甲冠军球队的主帅桑蒂尼,顺利成为法国队新任主帅。在宣布这一任命时,法国足协主席西莫内说:“桑蒂尼胜出的最主要原因,是他熟悉法国足球。过去10年法国足球的经验告诉我们,熟悉,是就任法国主帅的第一要素。”
到目前为止,法国足球选帅,不太复杂,不太神秘,但很有效果。归根到底,两个字,熟悉。熟悉法国足球情况的,就要;不熟悉的,哪怕你是再大的大牌,也不要。
选帅选帅,关键不在“帅”,而在“选”。好的教练,全世界很多,不问熟悉陌生,不分青红皂白,胡子眉毛一把抓,那么,选帅就只能成撞大运了。(本报巴黎今日电 特派记者 晏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