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藏频道10月9日电 西藏第三届登山大会国庆期间在念青唐古拉山举行。记者在采访时深深感到,照相机、便携电脑、手机等电子器材因不具备高性能耐寒等特点,给人们带来郁闷至极的诸多不便。许多人建议企业应当集中力量开发此类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记者进到海拔4750米的登山大本营的第二天早晨,忽然发现心爱的相机“罢工”了。原来电池盒里头天充好的四节电池,平时能拍40多个胶卷,一般能保持一个多月,此时却连半毫安电量都没有了。东芝笔记本电脑,也是头天充了将近12个小时电,可打开没几分钟电脑却提示“请立即关闭或插到电源上”。
登山大本营没有随时可用的电源,一台小型发电机只有晚上才发两小时电。马上要发快讯,只好去求管电师傅救急发电。因为运进山来的汽油很有限,还得节约使用。可来电开机后,等了半个多小时,机体发热后键盘才有了反应。
消息写好了,但发稿时昨晚电量足足的海事卫星电话又“沉睡不醒”,并急速地发出令人头疼的无电警告声。无奈,只好央求师傅继续发电。然而三个小时后,小型发电机必须歇息,否则发电机容易出故障,可海事卫星的电量还是不足以使用。于是,求西藏登山协会的汽车送记者到30多公里外的羊八井利用固定电话发稿。折腾了大半天等稿件传到北京,已是晚上10点多钟,影响了稿件的采用率。
本来,记者白天把电脑和相机用鸭绒睡袋包裹,夜晚给它们“穿”上棉衣放入行李箱,即便如此“礼遇”,它们脾气大得依然令人失望透顶。记者用温度计观测,10月初的海拔4700米的大本营,最高温度18摄氏度,最低气温也只不过摄氏零度左右。这些上万元的“宝贝”连这样的气温条件都适应不了,气温条件更恶劣的环境下,就可想而知了。
许多山友与记者有相同的经历。在此次西藏登山大会中,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名山友每人至少携带一台相机,可是无一不为电池突然没电或镜头因受冷自动对焦系统失灵而发愁。
目前市场上功能卓越的便携电脑、照相器材等产品,即使是价格昂贵的专业器材,也只是在说明书警告栏里标有“请在摄氏零度至摄氏40度范围内使用”的字样,均不见低温工作的参数指标,更不用说是更大范围的气候环境参数了。希望科研部门和生产电子用品厂家尽快研制高性能耐寒电子产品,以解高寒缺氧地区使用者的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