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乒坛流行一句话,即中国队历来不时兴接班,而只有抢班。果然,在大阪人们又看到了一个年轻选手力争上游的诱人景观,而正是他们的傲立涛头将中国男乒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刘国正在去年世乒赛团体决战中的表现,获得的评价尚有分歧,有人说,在生机仅存的不利形势下,他能够冲出来,说明他绝对是经得起考验的;可也有人说,他的对手不过是不入流的卡尔松,换上别人胜得也会轻松。而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在场上的喜怒不形于色还受到非议,认为这样的球员打球没有激情,成不了什么大器。悉尼奥运会上,打球气质和刘国正如出一辙的吉新鹏,用酣畅淋漓的胜利为自己正了名,同样在大阪,刘国正用乒坛40年难得一遇的经典战役,演绎了新的神话:乒坛10年出一个刘国正。 至于马琳,早就有了拼命三郎的美誉,连在场下为队友助威都是那样豪气冲天,难怪很多人更愿意看他在场上的表演,那的确能调动人们的每一根神经。与奥运会参赛机会擦肩而过,赢得大球第一个世界冠军,或许是激情洋溢的关系,马琳总会有些起伏,但只要他打得出来,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此番决战中便是他抢得头功。 马琳和刘国正是中国新锐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跃升构成了大阪舞台一道迷人的风景线,也将赛前的头号人物孔令辉推到了第三号位置。半决赛中吴尚垠扳倒孔令辉,为韩国队赢得转机;小塞弗掀翻佩尔森,打响复辟的头炮,都是这道风景线中绚丽的华章。赛前憋足劲要再同中国队掰掰手腕的瑞典人,连个机会都没捞到,只能说明他们实在太老了,只靠“回光返照”救得了一时,却救不了一世,依靠几杆老枪对抗了中国几代选手的瑞典战车,终于被自己的老迈折腾散了架。可以说,就在大球浮出水面不久的乱世时期,乒坛新锐在大阪及时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其声势足以令人生畏。 这其中王励勤或许是一个特例,因为新锐也要为成长付出代价。论技术实力,他强于刘国正和马琳,甚至早早就不逊于孔令辉和刘国梁;但论心理素质和打球气质,他就有所欠缺了。奥运会后,他实际上已经有了不少提高,但在这届团体赛中还是出现了过去的一点影子,败给德国新锐波尔就是一种表现。这也反映出明星球员要想实现蜕变该是多么艰难。其实,高手之间关键时刻的对抗,水平因素往往并不重要,精神因素更能左右胜负,孔令辉在中韩对抗中按理漏洞并不大,可对手打疯了,球就难打了。不过,王励勤在大阪应该还有机会,在单打比赛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他还是有可能找到叱咤风云感觉的。 团体赛只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接下来的单项比赛中新锐制造的景观或许更为壮观。老瓦和佩尔森要“苟延残喘”,萨姆索诺夫等也会加入到与中国新锐共同抢班夺权的行列,而孔令辉、刘国梁这样头戴冠军头衔的中坚选手的压力将是最大的,所以,新锐与老将的对峙还将炸响更猛烈的惊雷。(王东旭)
(体育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