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 据说在杨昊显山露水之后,一位北京足球的元老曾评论说,“杨昊身上有点老北京足球‘小、快、灵’的特点。”杨昊自己也说,“身体不行,我只能跟人拼脑子,拼技术了。” 没想到,跟杨昊的父亲没聊两句,老杨就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杨昊这孩子,最大的缺点就是技术不行,脚底下活儿太糙。” 因为个子小 教练不舍得收拾他 “1997年,他都14岁了,才1.53米。后来赶巧一场比赛,杨昊锁骨断了,在家养了两个月,你猜怎么着,他竟然长了5厘米,我一下子明白了,孩子确实练得太苦,连个儿都长不起来了。” 杨昊的父亲说,个子小也有占便宜的时候。“孩子小时候踢球,都淘气,不听话,教练急了打几下,我们也理解,可是杨昊从来不挨打,因为教练看他长得小,觉得他根本经不住那一巴掌。” 外号叫“飞铲” 这劲头把人家镇住了 彼德曾经说,“杨昊踢球是非常拼命的,常常是一拼到底,直到体能耗尽。” 杨父则告诉记者杨昊小时候在崇文体校有一个外号,叫“飞铲”,“他动不动就铲人家,不是伤人那种,就他那小身板儿,也伤不了别人,但是他这种劲头儿把人家镇住了。现代队足协杯半决赛被罚的那个点球,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念叨,这小子怎么又飞上了?” 杨昊自己后来说,不管那个球是不是该判点球,他都挺后悔的,原本是自己捅的事,结果把徐云龙他们几个都搭进去了。 ★记者印象★ 这个少年爱哭 跟杨昊接触的机会并不多,除了这次正式的采访。我更多的都是在杨璞和徐云龙的房间里看见他,杨昊也经常只给我一个背影,因为他总是在电脑前上网玩游戏。他很少主动加入我们的谈话,感觉有点像“小孩儿”不愿意插“大人”的话。 杨昊说,“足协杯打沈阳,最后时刻被判点球,我真是受不了,加时赛开始前我跟裁判打了一个照面,我眼泪都下来了,后来杨璞跟我说,‘不许哭,还得接着拼啊’。”后来杨昊特感谢杨璞,他说璞哥那一句话,算是把我喊醒了。 长大,或者只需要一场比赛。从犯规被判点球到自己罚进金球,也就间隔了不到20分钟时间,杨昊哭了两次,但是觉得自己一下子就长大了。 或者,所有的新星都要在这样的摔打和挫折中慢慢长大,杨昊也不例外。 ★国安人评杨昊★ 杨祖武:离主力还远着呢 只能说杨昊在这几场足协杯的比赛中表现得不错,但是他离主力的距离还远着呢。像他这种年轻队员,还不知道要起起浮浮多少次呢。为什么教练都喜欢用老队员呢,因为老队员没有起伏,他的水平总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一点杨昊显然还没有做到。 赵旭东:门前感觉还不错 我带杨昊已经6年了,这孩子可以说是我看着长大的,在杨昊身上,灵性和积极性这两点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孩子身体条件比较差,所以他将靠动脑子和勤奋来弥补自己在身高和力量上的不足。我觉得杨昊的门前感觉是非常不错的,我们青年队比赛的时候,他的前插是最积极,也是最有效的。 徐云龙:我从来都不夸他 他平时总爱跟着我和杨璞,尤其是到外地打比赛的时候,除了睡觉的时候回自己屋,平时他就一直赖在我们屋。有人说他是一战成名,我不这么看,这应该是杨昊多年来的积累吧。以杨昊的身体条件出头是很难的,这足以证明他为了弥补身体上的劣势,付出了多少努力。虽然跟杨昊的关系很好,但我从来都不夸他,不能让他骄傲。不过,看到他一点点地进步,我心里挺替他高兴的。 杜文辉:他挺有队长样的 我和杨昊这几年一直在一个队,无论是国安的少年队还是中青队,杨昊也一直是队长,我觉得杨昊挺有队长样儿的,确实在很多方面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信报记者孙玮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