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上海德比--没有热度的高烧 |
|
|
2003年11月7日10:41
体坛周报
|
|
|
不仅在上海,今年甲A各大赛场都不曾出现过满座的盛况,这个令人汗颜、更令人忧思的纪录在甲A进入倒数第6轮时终于被打破了。因为德比,更因为是名列甲A第一、二名间的巅峰德比,申花与国际之战从150元到400元的所有各档球票都告售罄,并已有黄牛开出了千元天价。
与球市的火爆相映,落寞经年的甲A终于有那么一场比赛被万人争说,各大媒体对这场比赛倾注了久违的热情,有的在恣意炒作“10年甲A第一战”,有的在苦苦寻找继1995年的徐根宝后上海滩新大佬。然而,怎么看,这样的渲染和炒作都有点勉强,有点人为。毕竟已经3次德比了,不论是亲历者还是观赏者,再见德比时,激情和冲动,乃至浮躁都渐渐消退,两支球队、两家俱乐部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更幽深、更坚韧的境界,而不再那么在乎一场较量的输赢和荣辱。同时,把这场比赛称为巅峰德比似乎性急了点,今年甲A冠军并非一定是上海人的俎上肉、盘中餐,最主要的是,以这两支球队在此前大半个赛季的表现,人们不相信它们具有缔造巅峰德比所应有的傲视一切的实力和气派。因此,如果这样的对决也称得上是巅峰之作的话,那最多是站在上海地区惟一一座自然山脉,100来米的佘山上。
没有人否认,上海出现第二支甲A球队,并进而形成具有特殊内涵和烈度的德比竞争,极大地激活了既养尊处优又死气沉沉的上海足球。一贯看不起外地人的上海终于开始大规模地引进高水平内援,也改变了在引进外援时总是眼高手低的作派,接连拍出了阿尔贝茨、马丁内斯、奎瓦斯、佩特科维奇那样的大手笔。如此多高水平人才的汇聚,不仅全面提升了上海足球的竞争力,更提升了竞争的内涵和层次。数年来,上海集全市之力都奈何不了大连,现在,一分为二的申花和国际能够分别击败实德;数年来,上海球队一直给人花拳绣腿的小家子气形象,而今,以“新上海人”为主体的申花队在构成上率先跳出了地域局限,风格上也兼容了北方球队的豪迈之气。
显然,两年前上海方面毅然把怎么也扶不起的浦东队交给中央在沪企业中远集团打理,同时又高规格地重组申花绝对是一个富有战略远见的举措。但是,三代才能造就一个贵族,浦江双雄尽管暂时跃居甲A前两名,可就此断言中国足球进入上海时代显然过于轻率。我们不应该那么健忘,就在夏天,上海球迷和媒体还曾因申花三连败而对这支球队大加鞭挞,并发出吴金贵下课的怒吼。而国际队,更一直饱受踢法难看、就靠申思定位球和江津神奇扑救两招混日子的猛烈抨击。才短短两、三个月,因为机缘巧合排名前两位,这两支球队就可以“巅峰”了?
当年申花拿冠军,其十连胜的气势无人抵挡,更涌现了范志毅、祁宏、申思、吴承瑛等一个英雄群体。而今,申花和国际尽管烧钱无数、球星众多,却既无这种恢弘气派,也拿不出可以歌咏留芳的城市英雄。至于上海滩新大佬,更不是随便拿个冠军就可以被册封的。造就徐根宝在本土教练中至尊地位的,并非只是1995年甲A冠军杯,也不仅是在国奥队、大连队和松日队掷地有声的战绩,根宝当大佬的最大本钱是,构成1990年代中国足球脊梁的那批球员,几乎都是他的学生,此外,他还提出并实践了在那个特定时期里极大地改变中国足球理念和风格的抢逼围体系。这份实力和建树,现在所有一线教练都可望其项背,如果勉强说有,那也应该是被称为健力宝系老大的朱广沪,而轮不到刚刚由球员转型教练的成耀东和“执政”不足两年的吴金贵。
实德队的疏于内功和健力宝队在关键时刻的掉链子,成全了浦江双雄在榜首位置上潇洒一回,仅此而已。周文渊(来源:体坛周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