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大战前夕,健力宝龙之队险些罢赛。当此“罢赛风波”被披露出来后,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而且众说纷纭,各执一辞。
当商业足球比赛——龙马之战即将开始时,龙之队球员看到座无虚席的现场,6万多张高价票卖出,3000多万票款收入进了举办方腰包,但举办方事先承诺的球员出场费却没有兑现,球员能不急眼?而一些不知其承诺的人士或对商业足球陌生的善良人们对国脚或甲A球员为了要出场费而以罢赛为威胁又深恶痛绝,扼腕叹息。然而,为何能出现这个“风波”呢?
一、 官方参与商业足球,迷惑了人们
本来皇马中国之行是纯商业足球。但在北京工体举行的龙马之战,不知什么原因,北京市足协参与进来了,并且是举办方之一。于是,本来是商业足球比赛,就有了些许官方色彩,加之球队队名命名为龙之队,又有了“中国队”的意思。因而,本是组织皇马与中国一支球队的商业比赛,倒有点是皇马对中国队比赛的味道了。然而,比赛的举办方全是为赚钱,有了官方参与更有利于其打着“为中国足球争光”或“代表中国足球”的旗号了。而在此场商业比赛票房巨资到手后,事先向参赛的中国球员许诺的钱不给或少给,就有的挡箭牌。举办者心知肚明,球员还能不踢,这可是代表中国足球,你们之中还有国脚,能为金钱而罢踢?正是由于有官方参与使本是商业赚钱的足球比赛,凭添了组织含义。由此,龙队不踢就会遭到一些善良人们的谴责,而不讲诚信的举办方获取更大利润。
二、 经过“职业”足球熏陶的球员“两边”都要占
龙之队球员当然不愿吃这个哑巴亏。或给钱或不踢。看到球员来真的了,怕把事搞大的举办方只好有限度的兑现承诺。但还是没按事先规定的价钱给。中国足球职业化已10年,在这环境中,中国球员深谙商业足球真谛,哪能让主办商轻易把钱全卷走。然而,中国职业足球球员在具有特色的“职业”足球中生存多年,国有资产投入职业足球,在俱乐部不赚钱情况下,球员收入不但不受影响反而收入居高不下。多年的特殊足球环境,球员心安理得地拿职业足球的钱,而非职业足球的钱也还要拿,如有一些球员加入国家队,也提出要足协多给钱,名为补贴等。踢职业足球要拿钱,踢非职业足球也要拿钱,球员两边都要占。在这种心理驱使下,面对龙马之战的举办商出尔反尔,球员怎么能吃这个亏?说不定,如果举办方在赛前不补30万,那么有些球员可能罢赛。
三、 中国足协没参与此次皇马商业足球是明智的但不能让其用“龙之队”名称
此次皇马来华,中国足协没有参与,这是明智的。公允的说,不是足协全错,也不是足协全对。皇马来华是商业足球,皇马来就是为了赚钱,主办方也是为了赚钱。至于提高足球技术那是次要的。对此,足协决不参与,一心一意抓联赛,抓国奥备战,抓国足集训。因此,此次险些发生的“罢赛风波”也与足协无关。倘若足协参与此次龙马大战,那事情更加混乱了。然而,虽然足协没参与此次商业比赛,但可要求北京足协不要参与此次商业比赛,最为关键一点,是足协不能让主办方使用“龙之队”名称,因为“龙之队”以往一直是中国足球队的另一名称。有了“龙之队”名称,此次商业足球比赛的主办方就可做手脚。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