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届世乒赛结束了。媒体和赛场解说、教练所谈及到的问题,我就不人云亦云了。我只谈谈他们没涉及到的问题。 转自搜狐 此次世乒赛虽然中国选手没夺得男单冠军,丢失一块金牌,但从综合实力上看,还是中国队占优。孔令辉、王励勤、马琳、邱贻可等人均可与当届冠军施拉格抗衡,一点也不下风。然而,从技术创新及走向看,欧洲男选手走在了我们前面。尤其在横板反手弧圈球上,施拉格、格林卡、波尔等男选手和女选手鲍罗斯,其台内及中远台的反手弧圈球,前冲力强速度快且命中率高,简直比中国选手大一号。出现半台球(既不出台又似出台的短球)时,他们不侧身可直接用反手拉出前冲弧圈球,而且杀伤力大可直接得分,如同中国队员的正手拉出的弧圈球。施拉格和格林卡可用反手弧圈打拉攻,如同正手的威力。而中国选手只能在近台运用反手弧圈球,且旋转弱,往往与反手“快带”不分。在中远台的相持中,中国队员反手就拉不出强烈旋转的弧圈球了。反手技术的突破一直是乒乓球运动提高的关键。想想,50年代末,中国男选手的反手加力推挡比日本选手平挡而强调侧身先进,继而又出现庄则栋为代表的反手连续攻,形成两面攻,领先日本。70年代,瑞典选手本格森等人运用反手快搏,速度力量压倒中国选手的推挡及反手攻,相继夺得男单冠军和男团冠军。后来,横板反手一直停滞不前,前十几年前,瑞典选手林德首先运用反手前冲弧圈球,让人眼前一亮,但由于林德比赛成绩起伏不定,加之其只会台内反手弧圈球且失误过多,威力不大,也没有所突破。此届巴黎世乒赛,欧洲多位选手的反手弧圈球已臻成型,可与正手相比,应引起中国选手注意,要把此项技术学过来。当然,我们打球的人知道,欧洲人手腕、前臂力量大、爆发力强,他们横板反手甩动起来,正好运用了横握一条线长处。如果我国选手还对反手弧圈不进取,到了欧洲选手全面掌握台内小球技术,再跟中国选手拼相持,我们就不占优了。而我国直板横打,我觉得还没从根本上解决直板反手弱问题。王皓的横打效果不佳,在男双决赛中,王、阎一对还从王皓反手位寻找突破,王皓只能在中远台运用横拉,但其旋转前冲比横板反手差多了。 转自搜狐 第二说说削球。 转自搜狐 此次巴黎世乒赛,横板削球手取得佳绩出乎人们意料。尤其韩国削球手朱世赫竟打入男单决赛,而且他一路淘汰中国两名选手。由此引来一个问题,削球是否重新参与竞争?从50年代起,横板削球就走向落伍,始终翻不过身,直至让削球手另辟蹊径,反面贴长胶薄海棉,两面倒板并加强反攻,现国家队副总教练陆元盛就是这打法。然而,此种打法初试大胜,但人家一适应就不行了。所以,凡此打法一般寿命都不长。后乒联规定拍子两面颜色必须不同,此打法逐渐在中国和亚洲少了。那为何现在削球有转机? 转自搜狐 现在人们一说新规则,就是11分、取消无遮挡发球,但大都忽视了乒乓球增大2毫米。球增大了,可非同小可。改成大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回合,因为球大点,速度相对比过去慢了,回合自然增多,提高观赏性了。然而,当初一改大球,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横板削球得益,打过的球比小球速度慢一点,弧圈球对守球的杀伤力小了,削球防守可稳健了,再伺机反攻,可有胜机。此次世乒赛,削球成绩好于往届,也有这个原因吧。另外,此次世乒赛是单项与团体分开。长胶削球没在团体赛露面,直接参加单打,让对手谁也不了解不适应不重视,导致长胶削球出奇制胜。试想,如果此届还像以往先打半个月团体赛,朱世赫、陈卫星要多次代表本国参赛,要与多名外国选手比赛,他们的打法、球拍的性能让人熟悉,并引起人们重视研究,他俩也不会这样神奇了。还有一问题,这种打法少或没有了,他们占得人家打削球不过关或方法不当的“便宜”,也是另一原因。一旦长胶削球多几个,会打削球了,这种削球还是没出路。有的专家说,现削球选手反攻多了,梁戈亮的反攻比朱世赫还要多还要凶,但只要人家适应,还是落伍。究竟是防守靠对方失误得分。所以今后,国家队肯定要有此种打法,现没有,把不是此打法的队员改成此打法,帮助主力队员陪练,到时,马琳、王皓再遇到朱世赫、陈卫星肯定能胜。姚永正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