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银川拿下首届BGN世界象棋挑战赛幕后俗话说:“一声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有支撑,才有力量;有援助,就有成功的希望。 首届BGN世界象棋挑战赛决赛结束了,许银川以4.5分比1.5分,提前两轮取得大赛冠军。可说赢得漂亮!回顾成功之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有一条尤其可贵,这就是广东队的“团队精神”。 众所周知,广东一直是象棋活动开展的一方热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省会广州棋风尤其炽盛,除“羊城”、“花城”之称外,还有“棋城”之美誉。据传,这里的市民十分痴迷象棋,有客人登门,上茶寒暄一番之后,便拿出棋具请教“手谈”,棋风之盛,可见一斑。解放前,广东藏龙卧虎的老一辈棋手暂且不说,当今全国棋坛的“实力”(包括经济、人才实力),广东首屈一指。这一点,连棋坛“司令”胡荣华亦自叹弗如。团体战绩,广东队如日中天,连年辉煌,棋坛诸强,只能望其项背。至于后备力量,更是人才济济,除教练吕钦特级大师外,还有特大庄玉庭,大师宗永生、黄海林、汤卓光、陈富杰、朱琼思以及大将李鸿嘉等。竞争上岗的体制,蔚成风气。打个比方,有了这些条件,就像我们的国球——乒乓球一样,那有不称雄世界、长盛不衰的道理! 本届BGN决赛采用八番棋形式,每周赛一盘,双方都有充裕的准备时间。然而相对来说,许银川的“大本营”里兵多将广,足智多谋,条件自是优越。队友们出谋划策,从布局选择预见到中盘趋势,乃至残棋前景。许银川本人集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他先手三局用“中炮直横车对屏风马两头蛇”开局;后手三局以“五九炮对屏风马平炮兑车”布阵,六局棋的布局轨迹是一个明证。先手棋,许抢先上左马,演成直横车,是他擅长的布局,稳中带凶,如绵裹铁。第五局,当对手第6回合不升炮打车而上士后,人变我变,许在第9回合直冲中兵,一举取得局面主动权,后虽有些风波,但终于取胜,为夺冠打下坚实基础。后手棋,他坚持以“平炮兑车”与对方的“五九炮”抗衡,第六局,对方意图“借”吕钦之“刀”攻杀,岂料,许的后援团早已制成回击“飞刀”的“坚盾”,把它挡了回去。从这一点上说,广东队的后院不仅是“飞刀加工厂”,又是对付“飞刀”的“盾牌仓库”。正览于此,许银川在本届大赛上,上演了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好戏。 回想许银川在重大比赛中,历经此种场面并非绝无仅有。2000年6月在宁波奉化举行的首届全国体育运动大会象棋赛上,当他与对手走成典型的“双炮过河”对攻局,并濒临“绝境”时,猝然祭出“飞刀”,力挽狂澜,技惊四座,成为一段佳话。事后,许廉逊地表示,那是队友李鸿嘉拆出的一步棋,自己不过参与了以后的演变而已。 由此,笔者不由又回忆想,60年代初,沪粤两地的象棋友谊赛,两队斗法似地大演“中炮过河车高左炮对屏风马左马盘河”开局。当时,粤队的杨官、蔡福如、陈柏祥,沪队的何顺安、胡荣华、朱剑秋等,个个都是“执迷不悟”的好汉。这无疑对布局研究乃至全盘战术,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与发展,是对棋艺的促进与贡献。 言归睚题,“团队精神”之可贵,在于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远胜于单打独斗。许银川成功之奥秘或许正在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许银川之胜利,其实是广东队“团队精神”之胜利。也许有人会说,北方骁将陶汉明特级大师也一定会有队友帮他拆棋准备,但笔者认为有一点不容置疑就是那里的“后援团”不会像广东队那样“装备”精良、阵容鼎盛。·陈日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