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方已经开始下雪了,但澳门依然暖意融融。当地的气象报告是昨天的最高温度达到了26摄氏度。
然而,在澳门比气温更高的是武术热。大街小巷贴满了第七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宣传画,在不大的澳门随时可见穿着唐装、手持剑棍的老外。在澳门理工学院体育馆里,每天都是座无虚席。有大声叫好的,有起身模仿的。几乎所有的老外都会冒出几句汉语,如功夫、太极之类的。港澳媒体已经做出了大标题:功夫旋风席卷澳门!
希望困难并存
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国际武联代表大会已将首要任务确定为积极推进武术进军奥运,并开展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工作。如选举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北京奥组委副主任于再清为新一届的国际武联主席,便于与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的沟通;如国际武联的副主席也从原来的两位增至现在的5位,使五大洲都有一位副主席,明显增强了国际武联的代表性;如修改了国际武联的章程,使之更接近奥林匹克宪章;如通过了新的比赛规则,使裁判员执法的可操作性更接近奥运项目。
目前,国际武联的成员协会已经达到了97个,已经举办了七届世锦赛。随着女子散打首登世锦赛赛场,国际奥委会规定的入选奥运项目必须有男女比赛、必须经过两届世锦赛的要求正在逐一得到落实。
正在履行最后职责的国际武联秘书长严建昌表示,武术进军奥运的硬件已经基本达标。新任国际武联秘书长王筱麟说,国际武联不久将向国际奥委会报告国际武联最近发生的更加符合国际奥委会总体要求的新情况,努力使武术列为2008年奥运会比赛项目。
有消息说,虽然国际奥委会一再声明将实施“奥运瘦身计划”,但目前要申请加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仍然不少,像高尔夫等颇具竞争性。正如严建昌坦言,从目前形势来看,武术进军奥运依然是“希望很大,困难很大”,改革将成为国际武联工作不变的主旋律。
改革势在必行
事实上,国际武联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否则也不会有现在的大好局面。圈内人士指出,武术要进军奥运,还有许多方面要改革。
就拿武术器材来说吧,套路比赛用的那块整幅的大羊毛地毯,既贵又笨重。为什么不可以改为像自由体操用的那样的地毯呢?说法只有一个:一直是这样的。结果是又轻又薄,一卷就走的不用。非要用大型运输车来装,或花大价钱在当地定制。还有,像枪术比赛的枪,必须要用河北某个县特产的白蜡杆,别的木材不行,哪怕是大多数国家都找得到的木材。结果有的国家选手要学枪术,只能趁到中国旅游的时候或中国教练回国探亲的时候,夹杂在行李里托运。否则,单单几杆枪的订单,厂家有没有兴趣暂且不提,光空运问题就让人不免产生弃枪练拳的念头了。
如果单单是武术器材的改革,也许问题还不大。但涉及到武术界观念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不可否认的是,武术要进军奥运是全世界武术界共同的期盼,但要在一定的程度上作出牺牲,还需要一个过程。比如说这次国际武联对比赛规则进行的修改就遭到了一定的反对,理由很简单,改革动了某些人的奶酪。
这次国际武联推出的新的比赛规则特别是套路比赛规则变化很大,运动员表演的动作、规格与质量和演练水平量化程度比原来提高了,结果遭到了不少的非议。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说通俗点,就是现在的武术套路比赛就像体操的规定动作比赛。在这次世锦赛上,有一个项目的比赛竟然有50多人报名。这就意味着50多名运动员在一个场地上进行着一模一样的动作比赛,决定名次只是在一些细小的地方体现出细微的差距。相信放在奥运电视转播上,不是专业的观众肯定要换频道。因为这就像一部套路教学片在50多次地重放,谁受得了!
设立新起跑线
那么国际武联的这次改革目的就是要在规定动作中加上自选动作,除了比完成的质量,还要比动作的难度。50多名运动员会有50多套拳法,会有50多套棍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武术的魅力。但这样的改革必然触动了某些人“一招鲜吃遍天”的既得利益。运动员和教练必须打破成规,编排出新的套路,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不少老运动员和老教练自然有意见。不少老裁判也有想法,本来是一成不变的东西,现在却要变幻莫测。果真要活到老学到老吗?
但这项改革却得到了大多数人拥护,因为这等于是重新划了一条起跑线。谁先推陈出新,谁就有机会拿金牌。
曾经在中国泳联任职的严建昌一语中的:“如果老是跳107C和305D,中国跳水队凭什么成为梦之队?国际奥委会早就发声音了。武术既然要准备进军奥运会,就必须以奥运比赛项目为标准,这块奶酪非动不可。”
2003年到2008年,还有4年多的时间。国际武联正在启动武术通向奥运的高速公路,那么武术界本身是不是也应该提升一下车辆的动力排量?检查一下车辆的排气是否符合欧洲2号的标准呢?
特派记者徐利刚(本报澳门今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