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球速度 争金速度 育才速度--中国速度闪现巴黎 |
|
|
2003年5月23日15:58
东方网-新民晚报
|
|
速度,一般会带来快感。
因为速度的出现,很多时候,是风度、气度、角度、力度的综合体现。
这几天,在巴黎,在世乒赛上,“中国速度”频频闪现。在他人惊讶的眼光之中,中国“梦之队”,正以另外一种方式,夺取金牌。
发球速度
“啪”,一张黄牌。昨天中午,参加男双比赛的马琳,莫名其妙地吃了一张黄牌。
刚发完球的马琳,一下子惊呆了。“我没做错什么事情啊。”他无辜地看着裁判,裁判解释说:“你发球时,另一只手按台了。”
马琳更加莫名其妙了:“没有啊。这台都没晃过,上面连个手印都没有。”这时,场边观战的吴敬民教练嘀咕了一句:“别去争了,谁让你发球速度那么快,裁判也晃眼啊。”马琳一下子笑了:“哦哦哦,那我也没办法啊。”
午餐时,吴敬民指导还在说着马琳的那个球,“这个球不但把对手给骗了,而且把裁判也给骗了。”
争金速度
“最快的话,你们中国队在23日,就能预定4块金牌了。”
昨天,一名法国记者,略带恭维地对我说。从他的角度看来,本届世乒赛,又是一次“为中国准备的盛会”,在除了男单之外的4个项目中,中国队都能顺利实现“决赛会师”。
他人的话,当然只能参考。不过,在巴黎世乒赛,中国队所表现出来的“秋风扫落叶”的争金速度,让所有人都觉得震惊。
一名中国队教练说:“在混双、女双、女单的比赛中,16进8这样的比赛,可能是最精彩的。”
他的言下之意,是指随后的比赛,都有可能成为“中国队内部比赛”。
“要么不拿,拿起来就让你眼花缭乱。”蔡振华昨天开了一句玩笑。他说:“中国乒乓球队,都低调了一年多了……”
育才速度
中国球手过了4拨,瓦尔德内尔还在场上厮杀。
蔡振华、王涛、孔令辉、王皓,这四代选手,全部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
当孔令辉抱怨“老队员老队员的,都把我叫老了”之时,真正老的老瓦,却还在为明年的奥运会努力。
敬佩他的精神,却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瑞典还有谁,能达到老瓦的境界?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队培养年轻球员的速度,会如此之快?”今天凌晨,比利时队一名教练,指着王皓问我。
我把这个问题,转给了蔡振华,少帅说:“等他们明白了,中国队又过去4拨了。”
场外速度
“你们能行吗?”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这样问世乒赛器材赞助商“红双喜”公司的老总黄勇武。在这个加拿大人看来,一夜之间,仅靠8个人,要将珀西体育馆的球台,配置到“决赛状态”。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一夜之后,沙拉拉叹服了:“你们办事情的效率真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乒乓为何会如此强大。”
不但是器材商,在世乒赛的赛场之外,中国人也在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中国速度”。在珀西球场,中国队集合的速度,是最快的;在运动员餐厅,中国球员就餐的速度,是最快的(因为要赶回去看录像);从宾馆到体育馆,不过500米路,中国球员都是快步如飞,都想早一点训练,多一些时间准备,而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球队,却慢慢吞吞地“看风景”……
“要保证一步领先,不算最困难。要步步领先,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念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李富荣的这句话,似乎为巴黎的“中国速度”,标上了一个注脚。
秋秋(本报巴黎今日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