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舟:国奥大战来临 口水横飞之余不妨擂擂战鼓 |
|
|
2003年9月8日23:08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体育
|
|
|
本报评论员张晓舟
9月10日迎战叙利亚,又一个轮回,时光一下子又撕去了四年。记得四年前,国奥的征战一直伴随保霍和倒霍的纷争。如今仗还没打,倒沈也还谈不上,但对沈祥福隐隐的怀疑情绪一直在持续。但既然中国足协毫无换外教之意,倒沈也空谈无益。大战来临,口水横飞之余也不妨擂一擂战鼓吧?
历史惊人地相似,足球也没那么复杂。四年前在倒霍派看来霍顿最大的罪状是刻板的战术压抑了小天鹅们的个性、尤其是埋没了张效瑞的天才。现在,对沈祥福的质疑首先也是:刻板的战术纪律束缚了球员个性的发挥。
好像中国球员真有那么多被压抑、亟待解放的天才和个性。我们知道,当年被倒霍派视为“连中田英寿也不过如此”的张效瑞,被当作砸向老霍的一块砖头的张效瑞,早就像一块砖头一样被随手扔掉。连里克尔梅如今都不过如此,又有谁在乎张效瑞的天才?中国球迷和球评家有一个永恒的痛苦,放在世界足球高度谈论的高级话题,一旦套到中国足球身上就有凌空蹈虚沦为伪问题之嫌。别忘了,再理性的评论家也是仰仗激情的口水过活的,他总难免要突出金光闪闪的天才和个性,而不是战术纪律的铁青背景。但我们真有那么多天才和个性吗?
我们一直有一个误解,似乎中国球员在青年阶段有很多天才和个性,一到成年就通通被扼杀了,而凶手当然是水平低下的教练。实际上中国青年球星的光辉革命家史完全是人为夸大的,从过去的李华筠、谢育新、吴崇文到如今的杜威、曲波乃至毛剑卿、董方卓,我们总是急于将他们拔高到世界级新星的高度,这其实纯属一厢情愿。中国球员既缺乏天才和个性,也缺乏战术素质和纪律。
2001年香港四国赛迎战阿根廷青年队之前,我曾问曲波知不知道阿根廷现在的新人很猛、号称“白金一代”,不料曲波不但不知道萨维奥拉和达雷桑德罗,连早一拨的艾马尔和里克尔梅也没听说过。我们不能苛求球员像球迷一样天天看电视看报纸洞悉世界足球动态,曲波对我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自信也非常可贵,四国赛他果然战胜了阿根廷的同龄人,到了世青赛他的进球也险些挡住阿根廷白金一代。就因为四国赛赢过阿根廷(其实当时除多明戈斯等个别人,那支球队没几个是主力),沈祥福手下这班可怜的小家伙被呆鸟们捧为“超白金一代”。既然捧得高,摔得自然重,“超白金一代”很容易沦为破铜烂铁。当达雷桑德罗俨然以中场核心姿态打响了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第一枪,中国国奥也站在2004年奥运会预选赛起跑线上,如果我们不把自个儿当作开金店的,而是一个捡破烂的,那么兴许还能蒙到一两个金戒指。既然这支球队并没什么金光闪闪的天才,我宁可它踢得更守规矩,更守纪律。
我没有太多为沈家军辩护的意思,事实上最近这支球队不乏让我哈欠连天的时候,而且少了曲波的右路突击和徐亮的任意球,这支球队势必更为平庸。
但请问你在中国足坛见过几支不平庸、合乎你的品位的球队?说实话,连完成历史性突破的米家军在我看来也是平庸的。范志毅在世界杯结束后私下曾经认为中国足球那么多年,他见过的最好、球员最有个性的,还是戚务生那一届国家队。但是,那支球队输在心理和战术纪律上。米卢这一届比上一届平庸一点,但心理和整体战术纪律却有改善。
范志毅和郝海东这样的人,中国足坛二十年一遇,甚至不遇。所以现在真不是奢谈天才和个性的时候,调整好心态遵守好纪律,踢就是了。不怕你平庸,只怕你输球。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