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无缘男单决赛 孔令辉:我没有遗憾 |
![](/images/bj00.gif) |
![](/images/bj00.gif) |
2003年5月26日10:49
华西都市报
|
![](/images/bj00.gif) |
当欧洲的球迷发出的巨大声浪狂潮一般席卷了贝西体育馆;当所有噙满泪水的黑眼睛瞬间黯淡;当施拉格狂喜的怒吼利剑般穿过人们的心,孔令辉只是静静地摇了摇头,收拾东西,向门外走去。惊心动魄的决斗后,孔令辉的安静有种震慑人心的力量———他不愤怒不懊丧不摔拍不流泪,他只是一个人承受着一切。
作为中国男单的最后一线希望,孔令辉失利后,居然没有记者埋怨,所有人只是静默,然后说:“不能怪他。”是啊,孔令辉的对手已不仅是那个相貌斯文的小伙子———施拉格的背后是整个欧洲。3:3平,其间的千回百转已无法细数,孔令辉在1:3落后的时候没有崩溃,他已经挺直了脊梁。“1:3之后,我反而平静了。”说起当时的千钧一发,孔令辉也是一副云淡风轻,“我适当地调整了战术,加强正手,稍微凶了一些,就扳回来了。”
最后,孔令辉还是输了,输在毫厘之间的那一点点,拍子似乎有问题,他曾皱着眉头示意过教练。“不,不是拍子的事情。”孔令辉事后平静地否认。输了就是输了,真正的高手不会怪罪于武器。“你打得很好。”看着孔令辉风雨不兴的脸,记者们只能说出由衷的赞扬。孔令辉也不谦虚,“施拉格没怎么赢过我,但他今天打得很好,士气很高。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只能怪自己没有在领先的情况下拿下该拿的一分。”
孔令辉友好地跟记者道别,挥手转身,走得匆忙但坚定。我回头,看见施拉格在外国记者簇拥下英雄般走来,霎时间明白了,孔令辉此时需要的只是内心的平静。
本报巴黎专电特约记者吴冀
|
|
|
![](/images/bj00.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