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张阿姨开始 出现间歇性的腹痛和便秘症状。起初,她并未在意,认为只是普通的肠胃不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愈发频繁和严重。在社区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为 结肠炎,并建议她住院进行系统治疗。但张阿姨觉得“不过是发炎”,靠着偶尔吃点消炎药和止痛药硬撑着。她依然维持着以往的生活习惯,没有对饮食和作息做出调整。
最近,张阿姨的病情突然恶化。一天晚上,她突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尤其是在饭后,疼痛更是让她难以忍受。不仅如此,她还发现 大便中带有血丝。这时,张阿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前往医院。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遗憾地告知张阿姨及其家属,她被确诊为 结肠癌中期。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张阿姨和家人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惊和悲痛之中。
张阿姨的遭遇并非个例,从炎症到癌症的转变,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为迅速和隐匿。很多人对炎症的危害认识不足,认为只是小问题,却不知长期忽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那么,炎症到底是如何一步步演变为癌症的呢?
01
炎症到癌症需要多久?有几步?
从炎症到癌症的转变时间因人而异, 一般常见的炎症可能需要10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转化为癌症。但 这一过程并非一成不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炎症到癌症的演变通常需要经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慢性炎症的形成
急性炎症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转变为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是一种长期、持续的炎症状态,炎症细胞在局部组织中 持续存在, 不断释放炎症介质,对周围细胞产生持续的刺激和损伤。
2.细胞增生与不典型增生
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局部组织的细胞会不断进行增生和修复。在这个过程中,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DNA复制的频率增加。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DNA复制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这些错误可能 导致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出现不典型的细胞形态和生长特征,即不典型增生,这属于癌前病变阶段。
3.癌变的发生
当不典型增生进一步发展,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更严重的突变和改变,免疫系统对这些异常细胞的监控和清除能力下降时,癌细胞便可能产生。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侵袭和转移的能力,从而形成癌症。
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其演变为胃癌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有中度以上肠化生及异型增生更具有癌变的危险性,一旦胃黏膜出现不典型增生,癌变机会明显增加。
02
发现这4种炎症不要拖!
并非所有的炎症都会演变为癌症,但以下4种炎症与癌症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一旦发现,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并进行规范治疗:
1.慢性肝炎
肝炎病毒(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使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加重肝脏负担,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肝硬化,而不及时治疗的肝硬化,可能会发展为肝癌。研究显示, 80%的肝癌患者都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
2.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之一。轻度萎缩性胃炎一般可通过治疗逆转;中重度的及时干预,大多数也不会进展为胃癌;但少数重度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尤其是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癌变风险更高。
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这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患者的结肠持续处于活动状态,即有持续性的炎症存在,那么发生结肠癌的风险较高。一项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癌症风险在发病10年后估计为2%;20年后为8%;30年后为18%。
4.宫颈炎
宫颈发生炎性改变后,会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等临床表现。如果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宫颈炎就有可能发展成宫颈癌。
03
慢性肝炎发展成肝癌
的概率有多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成肝癌的概率 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是否接受治疗、是否伴有肝硬化、年龄、性别、病毒载量等。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和随访,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总体来说,慢性肝炎患者如果未接受治疗,肝癌的发生率一般在1%-4%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概率范围是基于大样本统计得出的,对于个体而言,实际风险可能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