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CBA赛季末,各种数据统计总能引发球迷热议。
这不,2024-2025赛季的违体犯规榜单一出炉,就让不少人瞪大了眼睛。
“许钟豪居然没进前三?”这或许是很多人看到榜单时的第一反应。
提起许钟豪,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在场上的“硬派”风格。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份榜单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1.
榜单背后:许钟豪的数据真相
许钟豪,这位广厦男篮的内线悍将,历来以强硬著称。
本赛季,他累计3次违体犯规,排名联盟第二。
听起来似乎不少,但仔细一看,这个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问题。
联盟第一恶汉竟是张宁!
这位山西队的球员本赛季已经吃到了8次违体犯规,直接甩开许钟豪好几个身位。
而后面的山西双外援古德温和迪亚洛也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这才让许钟豪的“恶汉”标签显得有点言过其实了。
许钟豪的争议仍然无法忽视。
他的犯规风格往往伴随着大幅度的身体对抗,尤其是在防守端,动作幅度确实不小。
比如刚刚结束的广厦对阵山西的比赛,许钟豪最后时刻的那记肘击直接让张宁倒地捂脸,赛后还引发了山西球迷的围堵抗议。
而赛季初,他的几次违体犯规也让球迷对他的技术动作提出了不少质疑。
但问题在于,许钟豪真的比其他球员更“脏”吗?
2.
张宁VS许钟豪:谁才是真正的“恶汉”?
先说张宁,这位山西队的本土核心,本赛季的进步有目共睹。
但他的防守动作却频频引发争议, 8次违体犯规联盟第一 ,可不是靠运气得来的。
翻看数据你会发现,张宁的防守策略经常包含高强度的身体对抗,甚至有些动作已经接近“打架”的边缘。
比如他在对阵四川的比赛中,因为一次不必要的推搡直接被吹罚违体。
再比如对阵山东时,他的一个危险的拉拽动作差点让对手受伤。
这样的表现,很难说是“无心之举”。
反观许钟豪,他的争议更多集中在关键场次,比如和山西的这场硬仗。
其实,本赛季许钟豪的犯规动作更多是因为对抗中的技术不够细腻,而非恶意为之。
这说明什么?说明许钟豪的“恶汉”标签,更多是被外界放大了!
数据不会撒谎,张宁的违体犯规次数几乎是许钟豪的3倍,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3.
外援问题:古德温和迪亚洛的“隐形杀手”属性
除了本土球员,山西队的两大外援古德温和迪亚洛也占据了违体榜单的前列。
这两位外援虽然数据亮眼,但在对抗中常常动作过大。
尤其是古德温,场均28.4分的表现固然华丽,但他的场上风格却让不少对手吃尽苦头。
比如对阵辽宁时,他的一次肘击动作直接导致韩德君短暂离场。
而迪亚洛在篮下的拉拽、防守中的推搡动作,也屡屡引发争议。
这也让人不禁思考,CBA的外援依赖是否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步?
山西队本赛季外援得分占比高达62%,四川队甚至更夸张,达到了71%。
当比赛的重心过度集中在外援身上,本土球员的对抗环境就被进一步压缩。
外援的侵略性打法或许能帮助球队赢得比赛,但也无形中增加了场上的火药味。
这样的趋势,真的值得提倡吗?
4.
裁判与规则:争议何时停止?
说到底,球迷对许钟豪、张宁等人的批评,很多时候也和裁判的判罚尺度有关。
本赛季,CBA裁判的违体回看率只有68%,而许钟豪的3次违体中竟有两次未被即时回看,这显然加剧了争议。
如果裁判的判罚能够更加统一,或许类似的争议也会少很多。
情绪管理也是一个大难题。
山西主教练潘江的5次技术犯规已经让球队损失了19分,而山西队因为情绪失控累计丢掉的89分,更是高居联盟第一。
当竞技强度和比赛观赏性产生冲突时,CBA需要在规则修订中找到平衡点。
5.
结语:你怎么看?
不管是张宁的高犯规次数,还是许钟豪的“恶汉”标签,这些都反映了CBA联赛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真实问题。
技术,情绪,规则,这些在场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深思。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许钟豪真的“脏”吗?张宁的8次违体是否说明他才是“真恶汉”?CBA的规则需要如何改进才能让联赛更加公平?留言区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