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百年工运故事
第二十三期
方向:工会七大标志中国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953年5月的北京城,春风中飘荡着槐花的清香。当晨光穿透长安街的薄雾,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工会代表正陆续前往会场——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全国1020万工会会员的目光在此汇聚。
1952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仅用了三年时间便实现了国民经济恢复的目标,具备了开展计划经济建设的条件。为了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动员全国职工迎接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总工会决定召开一次新的全国性的工会代表大会。
1953年5月2日,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中央的致词指出,过渡时期新的历史任务是实现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历史任务的完成,“特别有赖于中国工人阶级作更有组织和更高觉悟的斗争”。
工会七大的工作报告,明确了新中国经济建设时期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历史任务,提出工会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联系并教育工人群众,不断提高工人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巩固工农联盟,团结各阶层人民,积极地完成国家建设计划,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地改善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为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斗争。为贯彻这一方针,报告明确了工会工作的重点、途径和方法。
工会七大将六次劳大通过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章程》,并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和工会工作新任务,在工会性质、任务与作用,入会条件和会员权利义务,工会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上,做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工会七大是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工会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工会七大的重要功绩是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及时为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明确了新的方针和任务,对于指导工会发动工人阶级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前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会工作和工会理论产生了重大和长期的影响。
来源: 全国总工会微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