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流著《生命的选择》 花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郑流著《斑斓时空》序
□杨羽仪、左夫
郑流是粤西红土地上长出的地方官员,官至湛江市委副书记,如今退下来了。
有的官员退下来了,其权力失势之时,那曾经风云的身影也从政坛上隐没,像瘪了的皮囊,心里感到无所寄托,常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和孤独。日子长了,对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影响。
古往今来,凡是为文佼佼者(包括业余为文者,那些以文作敲门砖者例外)多为清心寡欲者,对权力的欲望比较淡泊,才能不被名利、权欲所困,潜心写出优秀的作品。遥看一千年前的大学士苏东坡,他得罪了权贵被贬海南儋南县,置死地而后生。他却为海南人民做了许多好事。置死地后,他的心态仍然十分潇洒,不但时常作诗作文,还颇有闲情逸致。他经过澄迈铜鼓村,被一群白鹭吸引,便狂喜得即景赋诗,其中有两句诗曰:“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这个“贪”字,把诗人被白鹭倾倒、陶醉的情怀写活了。凡贪世俗者为俗人,凡贪自然者则身带清气。这就是不为权所困的苏东坡!
为官当以德才立业,为文当以真情立言。为官又从文者,如果能淡泊名利,才能写出好文章。倘是被权力和地位带来的荣耀和诱惑所困,实是与文无缘;即使有人以文作敲门砖,附庸风雅,其情也必伪,(散文是说真话、抒真情的)其文必假,假的、丑的东西,何以打动读者的心!
散文可以白描,活脱脱的写出一个传神的人物,如《世说新语》刘义庆的《阮公醉眠》:“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沽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聊聊40字白描,刻划了阮公醉卧花丛,只是“赏花”,而无占有欲的一个真君子。
散文也可以诗性化。所谓诗性,不但行文受诗的语言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家用诗的语言的叙述,渗透了诗的意境,诗的哲理,这正是当今散文的一种新的追求。
郑流是诗人,从政又与缪斯结缘。在公务繁冗之余,以自己丰富的经历,倾注心血,抒写对大自然、对生活深沉和广阔的爱。抒写人生的理想和价值,颂扬人性的真善美,着力把人生的光明面传达给读者。以此作为自己心路历程的一种精神支柱。他的诗在粤海颇有影响。他的散文的成就也不亚于他的诗。这也是他人格的投影,生命的结晶。诗人写的散文,常常带有诗性和哲理,闪射着心灵绚丽的火花。
在郑流这本集子里,有一点诗,也有一点散文诗,但更多的是散文,特别是游记散文。他出版过几种诗集,也有几位名家评说过,我们在此不重复。在这里,我们多说一点他的散文诗,特别是他的散文。
郑流的散文诗属豪放派,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派。他的《心中燃烧光明的灯塔》便是上乘之作。“灯塔,巍然挺立在海与岸的临界点上,以燃烧的壮举,天使般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光明,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这是灯塔的一生追求和理想。“雷霆轰击,狂风挑衅,暴雨肆虐,黑暗吞噬,依然毁不掉你的雄健,褪不掉你的亮丽。”这是灯塔的崇高形象。“总是在那神秘、阴森和恐惧的黑夜,总是在雾锁云罩、阴雨溟朦的白昼,总是在悲伤失望烧灼的日子,投射一道强烈的亮光,撕碎夜的黑幕,刺破迷惘,廓清是非曲直、真实虚无,识别善恶美丑……指引着迷途者跨越过陷阱、深渊,闯过潜流、险滩,变险恶为康庄,夷崎岖坎坷为平坦宽畅。”这是灯塔的高贵品格和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在富贵显赫与清贫安宁之间,选择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中闪耀着圣洁的光辉……”这是从灯塔引伸到人生道路上的选择的至高无上的感情的提升。郑流这篇灯塔,发表在地方和国家级多个报刊上,可谓全方位地歌颁了海与岸临界的灯塔,同时歌颂了像灯塔那样生活的人类中的英雄豪杰。如果作者不是对海十分熟悉,不是对灯塔的形象和品格情有独钟,不是对生活作深层的思考,是很难写出这样的状物喻人的佳作。
郑流的散文也明显带着诗性。他在《冰岛的诱惑》中既写冰山的壮丽奇伟,又写火山熔岩的惊心动魄。作者在冰与火交融的冰岛上,特别留意了冰岛熔岩上的小花小草:“它们在没有泥土的荒漠里,靠着雪水的滋润,在熔岩沟缝和低洼地方的一层薄如纸的腐植质上发芽生长。细瘦单薄的身躯倔强地撑起了三几片青绿的叶子,有的还开放了极其艳丽的小花,树起了生命的旗帜……”作者在描绘冰岛的冰和熔岩时,是那么豪放,却在描绘小花小草时又是那么入微,正是那些“树起了生命的旗帜”,让人联想到生命的顽强、孤独以及冰与火交织下生命的壮丽,使这篇游记散文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诗的哲味。
在外国游记散文中,我们特别欣赏《留在好望角的记忆》,也许这篇散文可以成为郑流散文的代表作。作者不但写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好望角自然风光,还着浓墨于它是“航海探险家生命灵光照亮的。”从“风暴角”易名“好望角”,又从“好望角”实质变成“风暴角”的过程,塑造了葡萄牙航海探险家迪亚士蹈海英雄形象,以及如今英魂的寂寞、孤独而引起人们的叹息和思索。作者又从好望角进而写到因南非的被发现,带来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和血腥统治,作者锐意刻划了南非的民族英雄曼德拉从酋长到囚徒,从囚徒到总统,出生入死,为民族的独立、平等、民主、自由战斗不息,终于使南非独立于好望角之上。他的一生业绩,是使南非从政治上的“风暴角”走向“好望角”的壮丽一生。写到这里,作者把“好望角”的形象推向了高潮,达到了奇趣与庄严,叙事与抒情,山水与灵魂的较好结合。
郑流也有不少篇章是写本国山山水水的,当中有“行万里路”而写的《玉龙雪山礼赞》、《金沙水拍浪涛涌》、《走近小金门》、《神奇的热带雨林》等,也有自己熟悉的故士,如:《东海岛望海》、《母校》等,在这些作品中,要算《苍老而鲜活的蔚蓝》出类拔萃。在这篇散文中,他把景作人来写,如写海滩“恰似伸开的巨大双臂,半弯地紧紧搂着大海不放,情侣般的缠绵,千年万载,坦然地卧成一钩千年不沉的古月……”作者把景写成了人,并注进了人的独特的情感。他写历史,却把它写成抒情的诗:写到昔日作为海上丝路一个重要港湾的繁华和喧嚣,以及古代丝路淡出后的寂寞:“你壮阔的蔚蓝色隐退了,那远航的帆影消失在苍茫的云天。古港,你失去了彼岸的梦,没有了奔流的方向,没有了奔腾的激越,没有了浪的歌唱和欢乐。历史留下你,而又淡然你,淡然成一种失落。你沉寂了,沉寂在漫漫岁月的痛苦中。”作者把历史的真实吐露在读者面前,没有粉饰,也没有怨恨,从中透露出人生的哲学:事物没有绝对的永恒,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才是事物的真正规律。从而激励人们在沉寂中追赶新的历史潮流,开拓一个崭新的崛起。
在郑流的新集子问世之际,我们写这篇小序,遥致祝贺。
(2005年5月10日广州)
作者简介:
杨羽仪,广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原省作协副主席。
左夫,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高级编辑、羊城晚报新闻研究所所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