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卫平长子:改日本国籍,03年娶日本妻子,还拒绝让儿子姓聂

几年前,许多人都听说过一些名人为了家庭和孩子的未来,选择将自己的子女和家庭迁往国外,甚至改为外国国籍。这样的一种行为,很多人认为是对自己祖宗和整个中国民族的背叛。而今天,我们要谈的这个人,正是中国围棋界的传奇人物——棋圣聂卫平。

然而,聂卫平的情况并非外界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背后似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么,聂卫平的长子孔令文为何选择了日本国籍,并娶了日本妻子,甚至拒绝使用“聂”姓呢?

首先,很多人可能对聂卫平并不陌生,他之所以被称为“棋圣”,源自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段辉煌经历。当时,中国围棋并不占优势,长时间被日本人领先,而聂卫平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他帮助中国围棋屡屡击败日本,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因此赢得了“棋圣”的尊称。后来,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他这一称号,而他也一直担任着国家队总教练的职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围棋选手。因此,从聂卫平的过去来看,他无疑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他与那些崇洋媚外的家长有所不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长子孔令文会选择加入日本国籍呢?

其实,孔令文一开始也姓“聂”,本名聂云骢。然而,在1991年,聂卫平与妻子离婚,孔令文跟随母亲一起移居到日本,随后改姓为母亲的“孔”姓。那时,他并未立刻加入日本国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决定变得坚定不移。孔令文当时年仅10岁,和母亲一起经历了离开祖国、辗转他国的痛苦,心中对父亲产生了不小的怨恨,这也为他日后做出改变铺平了道路。

尽管如此,孔令文从小受到了父亲围棋的熏陶,甚至年幼时就开始接触围棋。作为“棋圣”的长子,孔令文也承载着许多期望。尽管如此,他却并不喜欢围棋,甚至对围棋失去了兴趣。尽管父亲曾多次带他去观看国家队比赛,他依然不愿走上父亲的路。他自己表示,自己从未打算以围棋为职业,反而渴望在科学领域有所作为。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了。孔令文在日本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决定认真学习围棋。母亲很快为他安排了当地著名的围棋学校,让他在这里拜师学艺。孔令文的围棋水平在日本突飞猛进,经过专业认证,他已经达到了业余五段的水平,许多职业选手也不能轻易战胜他。

尽管在日本生活并不轻松,孔令文从未对母亲的辛劳抱怨。他看到母亲为生计努力,并从中学到了坚毅与韧性。在这样的环境中,孔令文逐渐成了一个独立、坚强的人。而对于父亲聂卫平,孔令文始终心生怨念,认为父亲婚外情抛弃妻子和孩子,因此也始终不愿和父亲亲近。

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孔令文结婚的时候,即便父亲聂卫平听到儿子结婚的消息时欣喜万分,并为他送上祝贺,孔令文却始终保持冷漠,不仅没有回应,甚至拒绝了父亲的礼金。当自己的儿子出生后,孔令文也坚持不让孩子姓“聂”,而是取名为“孔德志”,并拒绝了父亲的邀请,让他们一家三口回国团聚。

不过,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孔令文与父亲的关系始终如此冷淡。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结婚之后,孔令文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毕竟,父亲聂卫平的名气依然响亮,尽管在国内围棋的关注度逐渐下降,但在日本,围棋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而聂卫平作为一人战胜一国的传奇人物,也让许多日本围棋界人士记忆犹新。孔令文的岳父是一位围棋9段高手,当他第一次见到孔令文时,对其“棋圣之子”的身份产生了浓厚兴趣。

也许正因为如此,孔令文才有幸迎娶了岳父的宝贝女儿。随着时间的推移,孔令文逐渐对围棋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并在儿子孔德志成长后主动与父亲和解,带着家人回到中国,终于完成了长久未见的团聚。

孔令文回到日本后,继续专注围棋,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最终成为日本围棋七段职业选手,并在三国围棋对弈的国际赛事中担任日本代表团团长。然而,随着日本围棋逐渐衰退,孔令文和许多日本围棋选手一样感到焦虑。而与国内围棋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孔令文开始考虑将儿子送回中国培养。

孔令文的童年确实不幸,导致他在一段时间内与父亲保持疏远。但长大后,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并不恨中国,反而对祖国充满热爱。未来,也许孔令文一家会更多地回到中国生活,培养儿子成为另一位棋艺高超的中国围棋选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