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 ,人到五十,历经岁月沉淀,本该活得通透豁达。可现实里,不少老人却因言语不慎,给自己和他人徒增烦恼。
老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如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对于50岁以后的人而言,以下这3类话,千万不要逢人就说。
一、狂妄自大的吹嘘话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身边有个爱吹牛的人是种怎样的体验?”底下的回答大多是无奈和厌烦。很多50岁后的老人,总是忍不住自吹自擂,好像自己无所不能、天下第一。“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低调谦逊,那些动辄吹嘘的人,只会让人觉得浮夸又肤浅。
小区的赵大爷就是个典型。退休前,他在单位只是个普通职员,可他逢人便讲自己当年如何厉害,说领导都对他言听计从,重大决策都要先征求他的意见。还常说自己人脉广,认识各种有头有脸的人物,办什么事都不在话下。一开始,新来的邻居还对他的“辉煌过往”信以为真,时间一长,大家发现他不过是过过嘴瘾。有次,邻居家孩子上学遇到点难题,想请他帮忙找关系,他却支支吾吾,找各种借口推脱。从那以后,大家对他的吹嘘都一笑了之。50岁后,应该活得更加踏实,靠实力说话,而不是靠吹嘘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二、对子女的数落话
“爱之深,责之切”,父母对子女的爱往往深沉而浓烈,但很多50岁后的老人,总是习惯在外人面前数落子女的不是。微博上曾有个热门话题“父母在外人面前数落自己是种什么体验”,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委屈与无奈。
我有个远房亲戚李阿姨,就特别爱干这事。每次家庭聚会,她都会当着众人的面说女儿不懂事,30多岁了还不结婚;说儿子工作不努力,这么多年都没升职。她觉得这是在督促子女上进,可她不知道,这样做不仅伤了子女的自尊,还让家庭氛围变得压抑。她女儿后来跟我吐槽,每次家庭聚会她都不想去,就怕被妈妈当众数落。子女再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孩子,但50岁后的老人要明白,在外人面前给子女留些面子,多些鼓励,家庭关系才会更和谐。
三、炫耀攀比的虚荣话
作家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可有些50岁后的老人,却深陷攀比的漩涡,逢人就炫耀自己的生活。就像现代诗词里批判的那些追名逐利之人一样,被虚荣蒙蔽了双眼。
我认识一位王大爷,特别爱攀比。看到邻居买了新车,他就跟别人说自己儿子准备给他买更豪华的;听说朋友的孙子上了名校,他就吹嘘自己的孙子成绩更好,以后肯定能上顶尖大学。一开始,大家还会附和几句,后来都知道他爱吹牛,也就不再当真。这种炫耀攀比的话,不仅让自己活得很累,还会让别人觉得你很虚荣。50岁后,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而不是靠攀比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50岁以后的人,历经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更应该懂得谨言慎行的道理。不狂妄吹嘘,不数落子女,不炫耀攀比,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用温暖的言语对待他人,才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乐,也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正能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