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做德国版《仲夏夜之梦》
作者/齐一民
(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
剧场: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时间:2025年3月30日星期日
看到我昨晚我朋友圈里的德国汉堡芭蕾舞团《仲夏夜之梦》谢幕场景后,我的发小同学王鹏(大鹏)留言道:“德国搞的东西除艺术性总觉得附带些哲思——无论德奥的交响乐还是汉堡芭蕾舞团。我28号看了《仲夏夜之梦》。当晚我还在想今天能不能遇见齐老师呀?一晃又小半年没见了!大剧院缩短了咱俩同学会的时间?!” “春天到了,万物(含大朋鸟)复苏!”
正好,我把他那段话抄袭在我这篇剧评里面——因为我正为找不到确切词语形容昨晚看《仲夏夜之梦》的感觉而犯愁,大鹏说的好——“德国式的哲思”。
昨晚整部剧可分为古典部分和现代部分,古典部分与其它芭蕾舞团表演的相差无几,但现代的“梦”部分——占整部戏的一半,就表现出德国人的独特性了——应该说现代德国人的,那么玄幻、那么扑朔迷离、那么古怪精灵,那么放纵,也那么抽象——先抽象地表现梦境解释梦境,然后再具象地将之肆无忌惮地用肢体语言阐释——这的确是极其富于“哲思”的,这的确在思维意识上超越莎士比亚时代,因为它是AI摩登时代的文化产物,是二十一世纪当代人的超现代、后现代发挥。
谁说未来不是梦,德国汉堡版《仲夏夜之梦》编织的就是未来之梦境——尽管我至今都不明白究竟梦中是真实世界还是眼下活着的这个世界更加真实,但无疑,德国人的造梦、复原梦境水平是顶流的——他们拥有超强的思维力度和敢于幻想的决绝,然后才能把那些思考结果让体力超好演员们付诸于形态、用现代舞动作将那些灵感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
老实说,表现古典场景时德国芭蕾舞演员的“文艺范儿”比较俄罗斯演员相差甚远,但现代舞的“梦境”部分却是他们强项,哦,还有那些“小丑戏”——中国京剧中丑角也是有讲究有分寸的,但德国那些丑角人人都像《悲惨世界》中的阿西莫多,似乎谁的身材都不成比例,因此,他们一旦毫无界限地戏耍起来,那搞笑效果就一定出奇的好——那是德意志式的“刻板幽默”!
最后值得“表扬”的是舞台上两位亚裔女演员——中国的林雪和日本的菅井円加,在我心中,她们才是昨晚的“舞魂”,因为她们能用身体写诗、每一个肢体动作都是诗中的词语。她们还那么具备东方人的机智——能用稀碎小动作表现灵性和机智,总之我以她们为荣,因为她们在舞台上代表着亚洲人的魅力。(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