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滨转会荷甲,冯潇霆要去K联赛。这两起在足球世界里看似正常的转会,却激起了山东和大连俱乐部的强烈反弹。与山东和大连方面激烈反弹相比,中国足协则比较低调,用少说话少错事的方式尽量回避二人的转会争议。或许可以这么说,周冯转会事件在未来对中国足球的影响可能要大于武汉退赛的影响。凡是阻碍进步发展的事物,终究有一天会被淘汰…[详细][评论] 。 |
周冯转会事件可以说动摇了中国足球的根基,一方面在中国足协的现行制度下,俱乐部可能蒙受巨大的利益损失,同时还有可能导致很多球员漫天要价使得中小俱乐部难以维持进而萌生退役国际足联在章程中明文规定,当一个球员合同到期之后,可以以自由球员的身份免费加盟其他俱乐部,但中国足协都长成里面却规定,当一名球员合同到期之后,在30个月内这名球员依旧隶属于该俱乐部…[详细][评论] | 职业联赛刚开始那几年,球员的地位很高。几乎每支球队中的大腕儿都被捧着、供着,生怕他们啥时不顺心,在场上不正经比赛。当然,俱乐部更怕大腕儿们转会。那时,转会费不仅高,球员自己还能拿好处费。时过境迁,随着中国足球大环境越来越差,球员的地位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陈涛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位被看成是郑智接班人的年轻球员,不仅全无郑智的威风…[详细][评论] | |||
周海滨与李玮峰作出了相似的承诺,要在今后补偿原俱乐部。球员的让步不仅是迫于舆论与道义的压力,也清楚的表明了一个事实,他们的确伤害了原俱乐部的利益、并且自认理亏。对于他们的留洋行动,不容质疑,将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打开一片光明的前景,也会促进自身和中国足球的发展,然而留在他们身后的,将是中超俱乐部的无奈与绝望。对自由球员的定义,FIFA与中国足协的法令…[详细][评论] | 如果说周海滨自由转会埃因霍温,让鲁能感到了痛的话,那么他对中国足协和其他俱乐部则起到了“警钟”的作用。从1994年开始,到2009年,中国职业联赛已经进入第15个年头。没想到,一个运转了15年的职业联赛,却被周海滨揭开了“伪职业”的盖头。据了解,中国足协已经行动起来,希望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转会制度,既和国际足联接轨,又能保护俱乐部和球员的利益…[详细][评论] | |||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是中国足球走向成功的永恒道理。为了更好的培养青少年球员,中国足协进行了多次尝试,从足校纷纷开张到要求俱乐部加快建设青少年梯队,再到即将要实行的回归“双轨制”培养模式。按照中国足协的计划,由20岁以下球员参加的全国足球联赛即将展开,与职业联赛不同的是,这个联赛的参赛队伍都由地方体育局、地方足协组建,类似专业队建制,队员享受体工队…[详细][评论] |
由于中国足球水平不高,所以留洋几乎是所有具备一定实力球员的梦想。曾几何时,范志毅、孙继海、杨晨等人掀起了第一波留洋潮。但是,在中超俱乐部的漫天要价下,中国球员出国踢球一度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几年,关于国外俱乐部相中中国球员的消息数不胜数,但走成的只有石俊和郑智。原因很简单,中超俱乐部都喜欢漫天要价,不管中国球员的成色到底有多纯,似乎…[详细][评论] | |||
|
||||||||||||
|
||||||||||||
|
|
|||||||||
策划:搜狐体育国内 设计:马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