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斯告诉他的队员:如果你们能战胜立陶宛,我将奖励你们每人500美元……这样有趣的花絮,大概也只能出自欧美教练。中国式的花絮通常是这样的——“昨天晚上,我死去的老爸托梦给我,说我在今天的比赛中一定能够取胜,结果我真的胜利了,我要感谢我的老爸。”
哪怕是为了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一点,我也极力赞成中国聘请更多外籍教练。
中国女曲的韩国籍主帅金昶佰则给我留下更深的印象。中国队未能进入半决赛,金教练一古脑将所有责任全往自己身上揽,他还恳请媒体千万不要责难队员。这个教练水平如何倒在其次,光是这种精神就足够所有人学习了。换了俺们中国教练,即便不会公开嫁祸于队员,也要将原因归于天气、场地、裁判、队员心理素质等等不可捉摸的因素。事实上,这样的情形我们见得太多了,以致乍一出现金昶佰这样的教练,我们都有点吃惊了。
哪怕是为了能够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男人,我也极力赞成中国聘请更多像金昶佰这样的外籍教练。
但愿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外籍教练,当然,其前提条件是咱们请的外籍教练的确有些水平,并且,我们要有足够多的外汇。
回顾咱们若干年以来的请外教史,除了一个施拉普纳有些争议外,其他教练还真没让咱们吃亏。从当年中国女排的大松博文到后来中国男足的米卢,咱们许多项目的历史性突破,都是在外籍教练手中实现的。
外籍教练在中国的成功,与他们的水平、人格魅力自然有关,可是更重要的一点,中国人请外籍教练,通常都会按国际惯例办事。执教目标、期限、待遇、奖惩,会在合同里规定得一清二楚,然后严格执行。而咱们对待自己的教练,从来都是不清不楚的,体操队成绩再差,你敢保证黄玉斌就会下课?!咱们实施的是“一教两制”。
这样看来,来华外籍教练的优异表现,很大程度是因为有制度(比如书面合同)的保障。人家敢来,心里总得有点底吧。假如咱们对待本国教练也能实施类似对待外籍教练的一套,中国的教练水平是否也能提升一大截?
这样看来,聘请外籍教练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本国教练。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