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火过处成欢乐海洋 本报呼和浩特专电 记者 苏荇报道:昨天,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炬抵达第一站———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首场火炬传递活动在呼市的新华广场举行。
昨天上午,新华广场搭起一座舞台,舞台两边各有一个蒙古包,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3500名当地群众穿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欢庆民族圣火的到来。现场鸽子飞翔,彩球飘扬,礼花绽放,整个广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随后,护火手将圣火火种盒护送到现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治区总工会主席云秀梅点燃火炬。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郭子明宣布: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内蒙古火炬传递活动开始。火炬手高举火炬,引领队伍由新华广场出发,经新华大街、内蒙古博物馆旧址、大天酒店等地返回新华广场,全程大约3公里。共有20名少数民族运动员参加传递。本次火炬传递的火炬手陈福春是内蒙古体工大队的田径教练员,他是曾夺得全国冠军以及亚洲青年锦标赛冠军的蒙族运动员。
仪式结束后,火种随即被封存起来,将传到下一站———宁夏回族自治区,之后依次在新疆、西藏、广西等民族自治区传递。10月下旬将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隆重仪式,之后火炬回到承办城市———广州。
据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德坤介绍,火炬传递第一站定在内蒙古自治区,是因为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民族自治区,是我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范例。火炬从这里开始传递,寓意深刻,意义重大。
据第二次报名统计显示,第八届民运会的竞赛项目共有15个,表演项目142个,参赛的有33个代表团6300多人,预计总接待人数近14000人,是历届全国民族运动会规模最大的一届。
上图:火炬手陈福春
苏荇/摄
第 1 页
塞外记趣:来到草原酒力长 少时看《射雕英雄传》,对于书中描述的大漠风光、郭靖等在大草原分食烤羊肉的情节总是艳羡不已。此次沿民运会圣火传递的路线,来到有青城之称的呼和浩特,尽管行色匆匆,难以到大草原体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但在饭桌上,伴随着马头琴如歌如泣的音调,观赏着传统的歌舞,还是体验了一把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
俗话说,不吃羊肉,不喝蒙古的酒,不算去过内蒙古。在内蒙古短短的两天,我们就遭遇了“羊”和酒铺天盖地的攻势。手抓肉、烤羊排、烤羊背、羊肉串、羊血肠……内蒙古的饮食智慧在羊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据说一桌全羊席,就能弄出一百来种羊的做法。而手抓肉更是蒙古菜中的极品。厨师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分,直接扔进大锅,不加任何调料原汁煮熟,酥软的羊肉略带一点肥肉,蘸上调好的佐料,不但没有任何膻味,而且入口即化,口舌生香。不过,再美味的食物也禁不起顿顿与天天吃,一日三餐都以羊肉果腹的后果,就是大家看见青菜就两眼放光,有转化为食草动物的趋势。
饭桌上另一个主角就是酒。热情的主人总会一边唱起粗犷悠远的蒙古歌曲,手捧满满一碗白酒,向你款款走来,不干了这碗酒,主人的歌声就不会停止,洁白的哈达也不会挂到你的脖子上。不过要记住,蒙古人有“歌不停酒不停”之说。昨天,首先接受祝酒的民运会筹委会一名官员很“不幸”成了牺牲品,在豪爽地一饮而尽后,才发现祝酒人一曲未完,只得再满上一碗。在一旁贼贼窃笑的我们,随后在接受祝酒时总会磨蹭半天,才伴随着随后一个音符满饮一碗!经过两天“锻炼”,大家都觉得酒量似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少有上头之感。后经当地人指点,才发现奥妙所在———饭桌上每人一碗的蒙古奶茶,浓浓的奶味中隐隐夹杂着一丝咸味,此乃解酒圣品,而非自己的功力一日千里!
本报记者 苏荇(本报呼和浩特专电)
(责任编辑:张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