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0月31日奥运专电题:冠军“三世同堂”的启示--从蔡亚林射击俱乐部谈起
新华社记者刘丹、沈楠
刚刚结束的城运会射击场上上演了“三世同堂”:男子10米气步枪颁奖典礼上,教练常静春看着弟子朱启南和“再传弟子”张强分别挂上金牌和银牌。
常静春、蔡亚林、张强三人都来自河北,近年来,以蔡亚林的名字命名的射击俱乐部正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人才,从“千里马”转为“伯乐”的蔡亚林已成了这一“摇篮”的“助推器”。这个以市场为推力的俱乐部,在打造“射击苗圃”的同时,也在为这项长久倚赖举国体制运转的运动探索一个不同的运动员培养体系。
据河北省射击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东奇介绍,“蔡亚林射击俱乐部”主要资金来源于社会投资,按照市场机制运营。
和其他专业射击体校不同,这个俱乐部是“业余的”,对射击有兴趣的青少年均可来训练,而俱乐部将从中发现和培养射击人才。
李东奇透露,目前在俱乐部长期训练的青少年有60-70人,年龄14岁到18岁,部分有射击天赋和兴趣的青少年将被挑选到高级、中级、低级的后备人才班,高级班实行学费全免,中低级班最高收费为500元/月。实行学费全免的这部分费用,均来自俱乐部以招收会员制方式收取的会员费,这些会员也将配备俱乐部专业的射击设备和射击教练,开展射击娱乐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收支平衡。”
和其他俱乐部又不同的是,蔡亚林射击俱乐部依托于河北体院,且俱乐部每年派8-10名运动员到体院学习,“俱乐部是入口,体院是出口,如果体院学习出色又可以再进入俱乐部,也可以在体院继续深造或任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才循环,体制就‘活’了”。
李东奇透露:“今年河北省射击赛有9位冠军来自于蔡亚林俱乐部,对于一个刚满两岁的俱乐部来说,这个比例应该非常高了。”
纵观中国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依然还是一个由业余体校、专业体校、地方体工队、省队、国家队层层叠落的体系,这样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在金牌战略的指挥下,全靠国家投入,再加上远远不够的资金透明度,使得这种模式与市场经济大框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投入效率极其低下。
此外,由于竞技体育的超高淘汰率,从小走上体育之路的多数青少年到头来“一身伤病,文化素质不高”,走上社会越来越难以生存,不禁让人发出“犹如飞蛾扑火”的哀叹。
蔡亚林射击俱乐部的生命力还有待检验,但这两年的运转至少说明,在射击这种并不易推广的运动上,走半职业化的道路也并非全无可能。对于习惯了国家“全包干”的中国体育、尤其是一些冷门项目而言,这无疑是一条值得闯荡的新路。(完)2007/10/31 15:12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