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北京2008年残奥会 > 北京残奥城市

北京"蓝立方"将永久保留 伦敦可能复制"微笑圈"

  9月10日上午,记者从团市委了解到,北京奥运会期间遍布街头、承载着志愿者梦想的温情小屋——“蓝立方”将保留下来,和“蓝立方”一起保留下来的还有一批经过奥运会历练的高素质城市志愿者,多项贴近群众,服务百姓生活的公益项目,市区政府高效运转的志愿者组织机制,以及鼓励倡导大众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社会风尚。

  2008年8月的北京,被世界铭记的不仅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还有“蓝立方”中40万城市志愿者传递出的温情笑意,那张张笑脸正是开放中的中国最好的形象代言。

  如今,保留下来的“蓝立方”不仅会给人们留下一个美丽温情的回忆,更会为北京留下一项宝贵的精神财富。

  “蓝立方”将继续发挥作用

  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创造了奥运历史上的多项“之最”,同时它也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不进场馆,而是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进行服务的模式;而星罗棋布在北京街头的550多个“蓝立方”,正是城市志愿者们的大本营。

  高科技装备的“蓝立方”统一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卡,以及太阳能充电器等装置,可为来往游客查询即时火车信息和交通路线。550个服务站点还增添了扩音设备,可向过往行人播报最新的天气预报。并通过耳麦与场馆内赛会志愿者进行实时联络,为市民播报比赛的最新动态。一个多月来,无数人感受到了“蓝立方” 的温暖,迷路的外地游客在这里被指点迷津,赶着看比赛的外国朋友在这里得到最方便快速的交通咨询,这里有小马扎为路人歇脚,有药品供老人解暑……而这种温暖的感觉在奥运会之后仍然不会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北京团市委社区工作部部长祁治国告诉记者,奥运会后,大多数设立在学校、社区、繁华市区和旅游景点的“蓝立方”将在原地发挥作用,为市民,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而设在场馆周边的“蓝立方”如何保留还在研究之中,有可能转移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但它们绝对不会消失。

  高素质志愿者随时上岗

  在“蓝立方”中,有很多“能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 岁的袁洋一是北京交通大学的一名学生,他和公共交通打了16年的交道,万余个公交站点他都烂熟于心,630多条公交线路的具体走向他能脱口而出,是西单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上有名的“活地图”。有路人上来询问公交换乘,袁洋一总能迅速说出换乘线路,而且提供多条线路让路人选择。

  像这样的高素质志愿者在“蓝立方”的40万城市志愿者大军中还有很多,奥运会之后,他们何去何从?祁治国部长告诉记者,保留“蓝立方”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保留站点,更是要保留这些经过奥运会这种大型活动历练的优秀志愿者,他们当初是从数百万报名者中层层挑选出来的,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奥运会的磨练,已经成为非常优秀的志愿者团队。这些团队都将保留下来,平时,他们将继续参与公益活动,一旦有大型活动,他们将立即上岗,投入新工作。

  祁治国还特别提到,为了保留这些优秀志愿者,在筹备奥运会期间形成的市、区(县)两级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也将保留。市级规划牵总,区县主责实施,对志愿服务进行宣传发动、联系互动、招募培训、运行管理、激励保留、后期保障等工作,这一机制将保证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

  “蓝立方”将成公益活动基地

  奥运会结束后,很多“蓝立方”里的志愿者表达了他们对这段生活的难忘与不舍,来自清华大学的学生刘佑达就表示:这次志愿者的经历,“是自己第一次完完全全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来回报这个社会”;奥运会虽然结束了,但这次志愿服务的经历让自己受益匪浅。实际上,告别了蓝色的志愿者服,并没有告别做一名志愿者的快乐,相反,将会有更多的有志于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的市民走进“蓝立方”里来。

  祁治国部长告诉记者,目前“蓝立方”里的服务项目大多数将保留,同时,有关部门正在研讨,将拓展出更加丰富细化的服务项目,使每个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例如一些公益事业发达的国家,志愿服务项目分工非常细,如果你会园艺,甚至会刷漆,都可以为社区服务。我们也将发展这些项目,吸引更多的人走进“蓝立方”,使它成为青年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场所,成为市民公益活动的基地,使服务社会、热衷公益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祁治国认为,随着城市志愿者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一大批符合公众需求、适合大众参与的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被不断发掘出来,实现了志愿者与志愿服务项目的有效对接,这样才能为志愿服务的日常化和制度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伦敦可能复制“微笑圈”

  “蓝立方”和北京城市志愿者是北京奥运会的一大创举,它们将不仅仅在北京保留,还将走出北京,走向世界。

  祁治国部长告诉记者,由于北京志愿者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为世界一些重大活动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在上海的世博会,在伦敦奥运会上,据说都要设立城市志愿者,还将复制他们的“微笑圈”。

  “蓝立方”将不仅仅是北京奥运会的一个美丽回忆,今后也不仅仅将盛开在北京街头,它将把志愿者的微笑撒播向更广阔的世界。本报记者 张鹏

(责任编辑:朱蔚晴)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