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北京2008年残奥会 > 北京残奥村动态

服务残奥村让商家尝到甜头 提高品质增强了信心

  北京残奥会运动员村无疑是个小小的城中城,这里不仅要让前来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教练员吃好喝好休息好,还有许多商家为残奥会提供各种服务。为了让来自各国的残疾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商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而通过为残疾客人服务,这些商家也获得了比金钱更宝贵的收获。

  学会为残疾客人美容美发

  今天是中秋节,北京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大家都忙着走亲访友、张罗聚会或是出城郊游。残奥村美发沙龙前台接待员李卫红也在忙,她在忙着招呼来来往往的各国客人。

  在残奥村商业街上,美发沙龙是各国运动员光顾最多的门店之一。最忙时,这里一天要为200余名运动员理发、美甲。“洗、剪、吹费用全免,其余服务均按市场价格收费。”李卫红说,残奥会期间客流量不如奥运会时那么大,但还是经常有运动员在商店开门前早早地过来排队,“我们9点开门,每天8点半到岗时,都能碰到早就在门口等候的运动员。”

  与奥运会时相比,美发沙龙前台接待处的工作台矮了半截,工作台的下半段还被挖出了一段凹槽。这是为了方便坐轮椅的客人使用。

  “Step,careful”,美发沙龙的发型师助理刘雅楠正用生涩的英语提醒一名盲人运动员小心台阶。刘雅楠告诉记者,奥运会之前,店里128名被选中参加奥运会、残奥会服务的员工都“恶补”过英语,作为助理,她还专门学习了怎样为盲人带路,怎样为坐轮椅的客人固定座位。

  “遇到盲人不要去拉他,要送肩,让他主动搭在你身上。”遇到坐轮椅或者截肢的客人,刘雅楠还要管好自己的眼睛,不要去看人家的伤处。如果客人坐的轮椅不够高,她会在客人的轮椅上放几个坐垫,然后用一块特制的木块顶在轮子前面,以固定轮椅。

  李卫红说:“其实对我们来讲,这次服务奥运会和残奥会就是一次员工素质训练,近两个月服务下来,员工的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

  洗丢内衣内裤要赔新的

  商业街上,通过服务奥运、残奥运动员,同样获益匪浅的还有洗衣店。开工前,承包了该项服务的洗衣店老板张荣耀和集团董事们就预计“肯定是亏本的”。

  现在开工运行已经1个多月了,“反正是不亏了。”笑眯眯的张荣耀表情很坦然,“没想到村里的洗衣需求量有这么大。”

  残奥村洗衣店里,通常只能看到两三个人在工作,他们忙着整理衣物、清算收入。“其他人都上门取送衣物去了。”洗衣店前台接待员申明武告诉记者,残奥会的生意比奥运会时少了一些,但工作人员却从奥运会时的10人,增加到了现在的14人,因为洗衣店要为行动不便的运动员提供上门送取衣物的服务。

  同样是每天9时开门,洗衣店的工作人员却通常早上6时30分就要从位于酒仙桥的奥运会专用洗染厂坐班车出门。在这里送洗的衣物24小时后可取,而在普通门店最少要3天才能取。

  “为奥运会、残奥会服务,别人想做都做不了。没别的办法,只能逼着自己把服务质量一下子提上去!”张荣耀介绍,为了让奥运村、残奥村的运动员享受优质服务,他专购了一批新型环保洗衣设备,但为企业今后发展考虑,他做了些微调。“按说那么大的洗衣量,我们应该买大容量设备,但考虑到各洗衣门店平时用不着大设备,我就换了一种买法,买了好多台小型设备,既能满足奥运洗衣量大的需求,以后还能给其他门店使用。”

  速度、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残奥村里还有许多不进村就想不到的“意外”。这次承接奥运会、残奥会的洗衣服务,张荣耀最头疼的就是运动员内衣内裤的洗涤问题。

  “一天要收到200多双袜子,还不算内衣内裤。”洗衣店工作人员于杰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麻烦”,“其他连锁门店平时从来不会接到这种衣物,这种小衣服过去我们连价目表都没有。”

  在残奥村洗衣店后堂,一大批各式各样的世界名牌内衣摆放得整整齐齐,这都是洗衣店专门买的新产品,用来应对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内衣内裤丢失、搞混的情况,“如果我们出现了失误,运动员可以来挑件新的”。

  残疾人自制民族工艺品俏销

  在残奥村,近半数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手腕上都戴着一只五环手串儿。这种手串是从商业街民族民间手工艺制作展示屋内售出的,10元一只。

  制作售卖这种民间手工艺品的是西城区残联下属的一家叫做“希联圆梦”艺术品公司,这家公司是一家福利企业,所有的员工均为残疾人。

  张宝萍是残奥村这家门店的售货员,小儿麻痹症使得她双腿残疾,只能坐在轮椅上“行走”。下午1时30分,她正在和另一名售货员张红交班,后者是一名侏儒症患者,只有换班后她才能有时间去吃午饭。

  张宝萍的专长是编织中国结和做布帖。她告诉记者,残奥会之前,公司接到一笔7000多只中国结的订单,这些中国结将被奥组委当礼物送给国际友人。不到1个月时间,残疾人员工就完成了任务。

  “平时,像我们这些伤残程度比较重的人也干不了什么活儿,自从公司成立后,我们每个月都会接到一些手工艺制作任务,按照各人做的量来算钱,一件产品大概能得到几块钱,1个月下来,也能挣个六七百块。”张宝萍说,残奥会前接到的那笔订单,手快的员工能挣到一两千元。

  不止是挣钱,在张宝萍看来,作为一名残疾人,能到奥运村、残奥村为运动员服务,本身就会令自信心大增。

  “我们是残而不废,至少我们制作的这些漂亮的工艺品能卖得出去,而且卖得很好。”张宝萍说。

  残奥村商业服务副经理付晓明告诉记者,中国是第一个把民族民间手工艺品放到奥运村、残奥村商业街上展销的奥运会、残奥会主办国。

  

(责任编辑:zhangxu)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