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北京残奥会闭幕式为何选择《给未来的信》作为整个节目的名称?
张继钢:闭幕式整个晚上都在“写”这封信。无论是唱的歌,跳的舞,都是围绕这一主轴进行。在艺术手法上,我们选择用童话般的风格来表现,这是因为闭幕式同残奥会开幕式是一个整体,开幕式也是童话风格。
六个章节以《给未来的信》作为整体结构,体现自然、纯净、亲切、温暖的艺术风格,书写残健同行、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以此表现出向着最美好的梦想奔跑,永不放弃的主题。
文艺表演以北京的香山红叶作为艺术形象贯穿始终,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段,在《给未来的信》中,向全世界残疾人朋友们送去中国人民最诚挚的祝福:自强不息,收获幸福。
问:奥运会开幕式选择了画卷,闭幕式选择了记忆之树,残奥会开幕式选择了白玉盘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残奥会闭幕式的主要载体是什么?
张继钢:具体的载体就是“明信片”,大型的纪实性艺术行为。专门为9月17日晚的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设计的绝版明信片,也是孤版。邮戳也是专门为这一天设计的,发出的地址是“鸟巢”。观众17日晚走进“鸟巢”,就会发现有不少的邮筒在场内,“邮递员”把观众们写上寄语的明信片收回,放到邮筒中,邮政部门将在节目结束后,接收全部邮件,并将在18日正式投递。这个创意,显示我们不是空洞的创意,而是附载了实际的内容,写给当世的纪念,一种寄托,一种祝福,给明天、给未来。
问:承担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四个仪式已有两年多的时间,这一光荣的任务即将在9月17日画上句号,如何评价这一特殊的经历?
张继钢:我们共同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任务的那种责任感,进行“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艺术探索,通过奥运会开闭幕式表现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和灿烂,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展现在全世界面前。而通过残奥会开闭幕式,我们则展示了人性的光辉。这四个仪式完整地展示了当代的中国,这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很辉煌。
问:奥运会和残奥会四个仪式有哪些亮点让你自己难以忘怀?
张继钢:应当说,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给了我们巨大的压力。雅典奥运会开幕式艺术家们在体育场内“制造”的“爱琴海”,那种高水平的构思真是不太容易“对付”。
不过,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的倒计时方式、焰火“大脚印”;闭幕式上的“记忆之树”;残奥会开幕式“白玉盘”主舞台上翻动的“四季”、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聋人手语舞蹈《星星你好》、残奥会闭幕式上的“草坪”和“红叶”等,都是我们的得意之作,从空中到地面,从创意到实践,也占领了不少制高点,我想,这也给未来承担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艺术家们留下了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