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国际级裁判的水平到底怎样?国际篮联自有评价。虽然我们有裁判先后在世锦赛、奥运会上执哨,但国际篮联官员的评价是:“有的当不了主裁判,有的只能去吹青年联赛。”这是国际篮联在北京奥运会后对我国国际级裁判员作出的最新评价。
国际篮联为何作出如此评价?因为中国国际级裁判员的业务水平低,不能适应当代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他们并没有准确理解国际篮球竞赛规则的精神,也就不能在比赛中作出及时、准确的判罚。在国内,不少裁判员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但叼起哨来却不是那么回事,漏判、误判、反判比比皆是。他们的问题在本赛季CBA常规赛里更是显露无遗。几位德高望重的监评组成员,在现场或审看录像的过程中发现,
有些场次裁判员错误的判罚竟有10多次,其中主裁判占的比例超过了第一、第二助理裁判员。这些错判怎能不使赛场的矛盾激化?又怎能不成为观众起哄闹事的诱因?
以昨晚东莞新世纪主场与北京金隅队的比赛为例,就存在不少不准确的判罚。主队能获得32次罚球,而客队只罚16次,相差也太悬殊了吧?最明显的例子是在离比赛结束还有3分33秒时,在篮下进攻的张凯双脚移动了不是一步,但裁判不仅未罚张凯走步,反而判哈里森犯规。当时金隅队以103比102领先,张凯两罚中一把比分扳成103平。这样的漏判发生在关键时刻,你说对比赛的胜负有无影响?
记者曾在常规赛之初就讲过,由于外援上场时间不受限制,比赛的对抗性加剧,身体接触频繁,裁判员将面临严峻考验。19轮打下来,我们不能不遗憾地说:裁判正在拖CBA的后腿,他们的业务水平没跟上比赛的节奏。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尺度不一,主客场有别。几个首次征战CBA的前NBA球员普遍反映,中国球员频繁用肘推人、抡人,但裁判员却不能及时作出判罚,而他们合理的进攻却被判为犯规,他们不明白CBA的规则到底跟NBA或FIBA有多大区别?
很多懂行的球迷不止一次在网上质疑裁判员的判罚,尖锐指出裁判业务能力的低下影响了CBA联赛水平的提高,这种违背竞赛规则的吹法所产生的后果是,国家队队员难以适应世锦赛和奥运会真正激烈合理的对抗。中国篮协对此应进一步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裁判员的执法能力,确保CBA联赛公平、公正、健康、顺利进行。
本报记者 孙保生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