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乡村绿茵梦”援建活动 孩子们曾穿内衣踢比赛

2009年06月15日11:0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海力网-半岛晨报

  爱就在身边

  从4月14日“乡村绿茵梦”第一次援建活动走进普兰店奎兴小学开始,《半岛晨报》的爱心就在滨城的偏远山区传递,让许许多多可爱的孩子分享着体育的乐趣,成长的幸福,和《半岛晨报》的力量。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都应该拥有五彩斑斓的童年,无论他们来自山区还是城市。

但受制于经济、环境、教育、视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许多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孩子无法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想踢球,没有足球;想打乒乓球,没有球台;想跑步,没有运动鞋;甚至有些体育运动,是他们没有见过的,连想都没想过。这其中很可能就有人原本可以成为郝海东,成为王军霞,成为邓亚萍,成为林丹……

  “乡村绿茵梦”在这个时候为他们带来了款款爱心,送去了一批又一批物资,看到了一张又一张笑脸。

  老人说,孩子是最不会掩饰情感的。他们笑着,叫着,甚至放肆着,只因他们兴奋,兴奋能够接触到这么好的体育用品,兴奋能够看到那么有名气的球星,兴奋有城市的好人惦记着山沟里的孩子。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毽球、铅球、标枪、球网、乒乓球台、乒乓球拍、对抗衫、球鞋、比赛服、哨子等等,小小的器械背后,是广博的爱。

  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爱。爱,就在身边。

  半岛晨报体育部携手大连电视台文体频道共同推出的“乡村绿茵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那些富有爱心的企业家,他们慷慨解囊,让孩子们得到了实惠,同时也学会了去爱。B11a黄双

  由半岛晨报体育部与大连电视台文体频道携手推出的“乡村绿茵梦”活动已经走过了五站,回首每一站,老师学生们的笑容就在眼前,感人的话语仍然回响在耳边,时刻激励着我们,再接再厉,让爱继续。

  第一站

  普兰店沙包镇

  奎兴小学

  那一天,孩子们对崭新的乒乓球台十分好奇,他们以各种不规范的姿势胡乱挥舞着球拍。原以为他们只是图个新鲜,没想到两个月过去了,他们都对乒乓球着了迷。下课铃一响就冲进乒乓球室,排着队打球。

  第二站

  金州区华家屯镇

  中心小学

  这是一所女足特长校,那一天,孩子们第一次穿上了对抗衫训练,第一次踢没破皮的足球。从那一天起,爱睡懒觉的孩子们争相早起,就为多踢一会儿新足球。

  第三站

  瓦房店赵屯乡

  华润希望小学

  我们邀请球星李明一同走进了瓦房店赵屯乡华润希望小学。在那里,李明亲自将新球新毽子发给了小粉丝们。这些新设施在之后学校举行的阳光运动会上派上了大用场。

  第四站

  庄河步云山新开岭

  五彩希望小学

  那一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起跳绳踢毽子,套着包装袋的皮球满天飞。孩子们说:“皮球太新了,舍不得拆包装袋。”如今每个班级有两个球,其余都收起来备用。校长说:“不能一次全发下去,都踢坏了怎么办。”

  第五站

  旅顺山沟小学

  这是一所田径特长校,在这里,小运动员们第一次拥有这么多双专业的跑鞋,半个月过去了,新跑鞋不磨脚吧?孩子们说:“我们还没舍得穿呢。”记者韦伯宁

  “生活是挺苦的,但一踢球全是乐”

  第一站

  普兰店沙包镇

  奎兴小学

  第三站

  瓦房店赵屯乡

  华润希望小学

  第四站

  庄河步云山新开岭

  五彩希望小学

  两个月前连乒乓球都没摸过,两个月后成乒乓球“高手”了;以前拿破篮球当足球踢,现在可以踢崭新的足球了;以前开运动会就是跑跑跳跳,现在还有射门、投篮、拍球跑。由本报体育部与大连电视台文体频道联合开展的“乡村绿茵梦”活动在乡村小学掀起了一股强烈的绿茵风潮。

  逐梦昨天

  “我就想要个足球,一个真正的足球”

  普兰店市沙包镇奎兴小学的体育老师夏远录是去年调到这所学校的,当时,校长交给他的“设施”有两个足球和一个哨子。哨子用了五年了,换了几个体育老师,谁都没舍得扔。至于球类,用坏了也不会扔,实在没球用了,他们会把旧的找出来,粘了又粘。4月14日,“乡村绿茵梦”活动组送去器材,夏远录老师激动地说:“以前上体育课我都不舍得用球,就教孩子们跑跑跳跳,现在好了,足篮排都有了,还能打乒乓球了,以后上体育课有东西教孩子了。”

  瓦房店市赵屯乡华润希望小学是所历史悠久的小学,学校的操场上挺立着三个篮球架,两个足球门和一个排球网。5月5日,“乡村绿茵梦”走进华润小学时,校长乔金友告诉记者:“这些架子都是知青们留下的,到现在有30多年的历史了,以前我们没有球,基本上也不用,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庄河市步云山乡新开岭五彩希望小学是大连最北的小学,记者第一次去时,全校只有三个球,包括一个打不足气的足球和两个篮球。由于球太少,孩子们在非体育课时玩球要跟校长打招呼。酷爱踢球的六年级学生徐洪龙告诉记者:“我就想要个足球,一个真正的足球。”5月14日,“乡村绿茵梦”活动组与爱心人士一同前往新开岭小学,将崭新的体育设施送到学校。那天上午,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上午。套着包装袋的新球在操场上满天飞。由于太爱惜新球了,孩子们都不舍得将皮球外面的塑料包装袋拆下来。来接孩子的家长说:“从来没见孩子玩得这么开心,连吃饭都顾不上了。”B12a记者韦伯宁

  圆梦今天

  老师:“要比乒乓球水平,我估计我们学校能排在全镇前头”

  普兰店市沙包镇奎兴小学是“乡村绿茵梦”活动第一站,当时圆梦小组为奎兴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了乒乓球案、球拍和足篮排等球类。两个月过去了,孩子们玩得怎么样了呢?“全校孩子都迷上了乒乓球,一下课就冲去抢台子,一台乒乓球案子根本打不开点儿!”奎兴小学校长王忠刚说。

  这真让记者有些意外,记得当时送去的体育设施里有一个乒乓球台,20只乒乓球拍和200个乒乓球。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摸乒乓球,活动当日,一位老师站在一边发球,五个女孩子排成一排在另一头接球,一阵球拍乱挥,但没有一个人能接着的,她们甚至连发球都不会。“现在全会了,别说发球,有的六年级孩子都能打败老师了。”校长王忠刚自豪地说,“现在要比乒乓球水平,我估计我们学校能排在全镇前头。”奎兴小学的乒乓球球风盛行要得益于几位热爱乒乓球的老师,有了他们的指点,孩子们很快就上路了。校长把20个球拍分到每个班级,起初一下课各班孩子们都拿着球拍冲进乒乓球室,挤在台前互不相让。后来校长制定了乒乓球室规则:上午高年级孩子打,下午低年级孩子打,打球要排队,每人每次最多打10个球;老师必须在学生离校后才能打。

  家长:“头一次参加这么有意思的运动会,‘道具’这么多”

  瓦房店赵屯乡华润希望小学是“乡村绿茵梦活动”第三站,那次活动之后,华润小学召开了“阳光运动会”,邀请学生家长一同参加活动。面对运动会上丰富的体育设施,家长们有大开眼界的感觉,他们纷纷问校长:“你们从哪弄到这么多球?”很多家长感慨:“头一次参加这么有意思的运动会,‘道具’这么多。”

  家长们所说的“道具”就是“乡村绿茵梦”活动送去的体育设施。以前学校开运动会,主要是跑跑跳跳,今年的运动会,增加了很多趣味项目,比如家长与学生一起拍球跑,还有跳绳、踢毽子、射门、投篮等活动。

  特困生:“以后踢球再不用轮换了,我把球捐给学校”

  庄河市步云山乡新开岭五彩希望小学是“乡村绿茵梦活动”第四站,在这所学校,特困生徐洪龙“捡个破篮球当足球踢”的故事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在绿茵梦活动中,爱心人士亲自去了徐洪龙的家,为他送去了足球和近两千元钱。可是这个“就想要个足球”的孩子,最终把球捐给了学校。新开岭小学的张本善校长说,“在你们之后,我们还收到了好心人寄来的100块钱,要给徐洪龙买个球,他也没要。”徐洪龙说:“在学校踢球不用再轮换了,可以踢个够了,我把球捐给学校。现在我就想好好学习,报答帮助我的叔叔阿姨。”B12b记者韦伯宁

  筑梦明天

  “我要报答帮助我的叔叔阿姨”

  “生活是挺苦的,但一踢球全是乐。我就想要个足球,一个真正的足球。”这是“乡村绿茵梦”活动开展以来让记者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说这话的徐洪龙今年秋天就要上初中了,这就意味着捐助给小学的那些足球他很难再有机会踢到。即便如此,徐洪龙还是将捐给他个人的足球捐给学校。他依然热爱踢球,但在接受捐助后,徐洪龙身上多了一份责任感。他要报答帮助他的叔叔阿姨,他希望小学的弟弟妹妹早早就有球踢。B12c记者韦伯宁

  “送来的跑鞋,一直没舍得穿。”

  那是他们第一次在学校里踢到这么好的足球;那是她们第一次穿对抗衫训练;那是他们第一次做到人手一毽;那是他们第一次拥有这么多双专业的跑鞋……

  由半岛晨报体育部和大连电视台文体频道携手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动“乡村绿茵梦”走过了五站,为第二站金州区华家屯镇中心小学和第五站旅顺口区山沟小学送来了浓浓的温情,更带来了孩子们对体育运动高涨的热情。

  逐梦昨天

  当我们第一次走进乡村学校的校园,孩子们质朴的面庞、兴奋的表情和对体育执著的热情让我们感慨,也让我们感动。

  第二站金州区华家屯镇中心小学 她们曾穿内衣踢比赛

  4月30日,“乡村绿茵梦”走进金州区华家屯镇中心小学。这是一所十分重视体育教育的乡村学校,甚至有专门的女足队伍。但是苦于学校的经费有限,孩子们的家里也都不富裕,比赛的时候她们只能穿着内衣出战。

  我们送去了90件对抗衫,这些花花绿绿的专业训练服让孩子们感觉很新鲜。同时,那40个足球,30套比赛服、20双足球鞋也都让她们爱不释手。

  华家屯镇中心小学有五位体育老师,其中只有一位是年轻教师。我们帮助联系了大连市教育局和大连市体育局,安排该校的体育老师免费参加教练员培训班。希望可以帮助学校提升足球训练的水平,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

  第五站旅顺口区山沟小学 他们没见过包装那么精美的跳绳

  5月20日,“乡村绿茵梦”走进旅顺口区山沟小学。这同样是一所体育活动开展得非常不错的学校,该校甚至有学生在进入中学之后打破了全国中学生110米栏纪录。

  山沟小学是一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学校,只有47名学生来自当地,其余孩子的老家遍布天南海北,从吉林到山东,到四川,到河南,到安徽,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当地打鱼为生。有孩子甚至没有见过包装那么精美的跳绳,不知其为何物。

  我们为孩子们带去了200个毽球,这让学校第一次有了人手一毽的壮观场景。同时我们还带去了20个足球,10个篮球,8个排球,100个乒乓球等等物资,孩子们在操场上玩得不亦乐乎。

  圆梦今天

  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过去了,“乡村绿茵梦”为这两所学校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孩子们有没有因此受益?我们回访两所小学,听到了让人欣慰的答案。

  第二站金州区华家屯镇中心小学 她们争相早起,就为多踢一会球

  “特别能感受到她们踢球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了。”华家屯镇中心小学德育主任兼大队辅导员阎长松说,“乡村绿茵梦”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足球,不一样的训练,让她们很有新鲜感。

  露着内胆的足球如今换成了漂亮的皮足球,孩子们在踢球时显得更有动力。这大概是他们这么多年来踢得质量最好的足球,以前的足球早已经无人问津了。而且自从有了对抗衫之后,孩子们也更喜欢训练了。那颜色鲜艳的对抗衫穿在身上,每个人跑起来都很有跳跃感,更能激发队员们的对抗热情。

  以前,学校的足球队在早上也安排训练,不过孩子们训练的积极性并不高。有了新球踢之后,有了对抗衫穿之后,孩子们早上纷纷早起,每天很早就来到学校进行小规模的对抗赛。有时候阎长松去早了,也参与其中,跟孩子们比划比划,一起感受“乡村绿茵梦”带来的变化。

  上周末,华家屯镇中心小学女队参加了金州区的足球比赛,让男同学们很羡慕。该校的男子足球队刚刚建立,正在奋力追赶女队员。

  第五站旅顺口区山沟小学 他们还没舍得用跑鞋

  “感谢你们送来的体育物资,我们都很好地利用了。不过跑鞋还放着,平时训练哪能穿,我们的操场都是沙土,那得留着明年区运会的时候用。”旅顺山沟小学校长肖作斌告诉记者。

  平日里,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就是踢毽子。无论下课后,还是课间操,踢毽子的场景非常壮观,因为现在人手一毽,想踢毽子随时都可以踢,一个人踢、两个人踢、多个人踢都可以。

  与华家屯镇中心小学相比,在山沟小学喜欢踢足球的更多的是男孩子。体育课时在操场上带球飞奔,他们甭提多高兴了。“乡村绿茵梦”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快乐,更轻松惬意的童年。

  在我们送去的体育物资中,利用率最低的就是那15双跑鞋。是山沟小学不再重视田径项目了?答案是否定的。原来,是不舍得用。校长肖作斌说,跑鞋只有等到区运动会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穿,“今年的区运动会已经结束了,明年再用吧。等区运会开始前的几天,拿出来适应一下,平时训练就穿哪能穿得起啊。”

  筑梦明天

  “乡村绿茵梦”需要延续下去,才能减小与城市孩子的差距。

  听到来自学校的反馈,记者感觉很欣慰。但同时,我们也深知,一次的援助活动很难为一所学校带来体育设施和体育教育质的飞跃,需要长时间的关注和关怀。

  华家屯镇中心小学德育主任兼大队辅导员阎长松说,几天前他还与体育老师探讨了“乡村绿茵梦”为孩子们带来了什么,他们感觉,一次帮助的确带来了好的效果,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需要长期的功夫。“乡村绿茵梦”需要延续下去,需要更多的关爱投入进来,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才有机会接触更为广阔的天地,才能减小与城市孩子的差距。B13a记者黄双

  绿茵梦火炬将一直传递

  “以后我们每年都会来!”

  4月至今,由本报与大连电视台文体频道联合推出的“乡村绿茵梦”活动已经走过五站。每到一站,乡村孩子那红黑的面庞和单纯的笑脸,都久久印在我们心中。在此期间,很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都打来电话询问:活动到什么时候截止,还有没有机会参与。在这里我们要向广大爱心人士宣布:圆梦行动不会停止,爱的火炬将一直传递下去。

  逐梦昨天

  有机会玩才能发现有天赋

  “会打球也是交际手段,孩子以后出去不落单”

  “有几个孩子素质不错,要是愿意踢球就好好培养,别埋没了。”这是“乡村绿茵梦”走进普兰店市沙包镇奎兴小学时,迟尚斌给小学体育老师夏远录的忠告。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夏远录认真观察,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以前没接触不知道,原来不少孩子都挺有天赋的。”

  拿乒乓球来说,“乡村绿茵梦”活动送去乒乓球设施之前,奎兴小学的孩子们连摸都没摸过乒乓球。可短短两个月,不少孩子就能打败小有基础的老师。夏远录老师说:“以前学生没有机会接触乒乓球,从来没想过培养学生。现在一接触才发现,有些孩子真挺有天赋的,要是有专业教练能关注就好了。”奎兴小学的校长王忠刚跟夏远录有同样的看法,他还表示:“有了丰富的体育设施,至少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另外,会打球或者会踢球,将来都可能成为一种交际手段,让咱孩子走出去不落单。”

  王忠刚校长说出了大部分小学老师和家长的心声,他们可能没有想过让孩子走体育之路,但绝对想过让孩子跟城里孩子一样,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其实乡村和城市并不遥远,我们的“乡村绿茵梦”活动拉近了一些乡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距离,还将有更多的孩子享受到爱心的滋润,但这还只是一部分,我们发现还有很多乡村孩子没有球踢,没摸过乒乓球拍。我们真诚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帮助乡村孩子圆绿茵梦。B14a记者韦伯宁

  圆梦今天

  还有十几家企业等待实施援助

  “以后我们每年都会来!让孩子们放开玩吧”

  “乡村绿茵梦”活动实施之前,我们已经找到了10多所需要援助的希望小学。前五站,我们在普兰店、瓦房店、庄河、金州和旅顺各找了一所乡村小学进行援助。下一轮,我们将走进这些市区的希望小学。目前还有十几家企业等待实施援助。

  在前五站,本报体育部与大连电视台文体频道工作人员先后将价值1万元的体育设施送到了各小学。其间还有两站邀请到足球名宿迟尚斌和著名球星李明一同参加活动。有的爱心人士还带着孩子亲自前往援助的学校,让自己的孩子与农村孩子一起游戏。

  “乡村绿茵梦活动”走进校园后,孩子们有球玩了,有跑鞋穿了。但很多学校过惯了精打细算的日子,送去的球不舍得玩,送去的跑鞋不舍得穿。步云山乡新开岭小学的校长张本善告诉记者,他把送去的球给每个班级发两个,剩下的收起来备用。“全发下去玩坏了怎么办?”一班两球,与城里孩子差得很远了,但孩子们仍然非常满足,“这比以前强多了,以前全校就一个足球,还是瘪的。现在有好球,得仔细点用。”一个懂事的六年级孩子说。这种情况在“乡村绿茵梦”活动走过的五站都存在。记者把这些情况说给实施援助的爱心人士听时,他们感慨不已。很多人让本报转告这些小学:“对你们的援助不会停止的,以后我们每年都会来!让孩子们放开玩吧。”B14b记者韦伯宁

  筑梦明天

  “咱没大钱,养不起足球队。但一万元还是出得起的,这个活动,以后我每年都参加。没准能发掘个球星呢。”这是首位为乡村绿茵梦活动捐款的企业老板的心里话。“不少孩子看起来身体条件都不错,如果以后谁想走踢球这条路,我能帮上忙的,我一定会尽全力的。”这是李明在参加援助华润希望小学活动时做出的承诺。这些话让乡村孩子的心暖暖的,也感动并激励着我们,将圆梦行动继续下去,将爱的火炬传递下去。B14c记者韦伯宁

  “乡村绿茵梦”绿色通道:

  拨打电话:88112215或82499591,与我们联系,期待您献出一份爱心!也可以登录本报官网海力网(www.hilizi.com)“乡村绿茵梦”活动专区与我们取得联系!

  特别声明:所有捐款的单位或者个人,都将捐款直接打入希望办指定的账号,我们将在希望办的授权下,与企业和爱心人士一起提取资金购买相应体育器材,以保证所有捐款真正用于帮助贫困学校;凡向希望工程捐款,市希望办将开具专用收据,凭希望工程捐赠收据可申请减免企业、个人所得税。

(责任编辑:静娅)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