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江涛 一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170万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北京最闪亮的名片,他们辛苦的付出和周到的服务感动了全世界。一年后,许多奥运志愿者仍继续在志愿者的道路上前行,做一名志愿者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志愿服务常态化也在北京成为现实。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生李菊,这位来自四川北川的羌族女孩,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有幸作为志愿者代表走进“鸟巢”,接受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的献花。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北京市十大志愿者”、“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北京市"五四奖章"获得者”……面对诸多荣誉,李菊显得很平静,她说:“很多人都以为我变了,但我还是以前那个我,这些荣誉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改变,反倒平添了些和别人接触的障碍”。
奥运后密集地出席各项活动,打乱了李菊的大四生活。“奥运过后,我的学习的确有些耽误。”李菊无奈地说,“因为我的志愿者经历,每天都有记者来采访,平均下来一周要接受两个采访,有时候一天就要接受三四个采访。”
刚进大学时,李菊就怀着对志愿者工作的向往加入了学校的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始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她长期坚持到京郊多所打工子弟小学支教,利用周末去敬老院照顾老人,给老人们表演节目,陪老人们聊天散心;去有特殊儿童的幼儿园,陪先天智力缺陷孩子玩耍;去交通繁忙的路口做交通协管志愿者,帮助维护交通秩序……参与志愿服务,难免要干一些脏活、累活,也要牺牲很多休息时间,但李菊觉得,只要是做有意义的事,做对别人有帮助的事,自己辛苦一点没有什么。
如今,李菊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北大读研究生。“志愿者的路还长,我还要继续前行,我还想参加更多的志愿者活动”,李菊已开始考虑在北大如何继续她的志愿者活动。前几天,她和同伴一起再赴四川,进行“青年领袖社会发展夏令营”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她的志愿者之旅。
与李菊一样,清华大学博士生梁苏会也曾当选过“北京市十大志愿者”,也是位“明星志愿者”。奥运后,小梁到联合国志愿服务合作项目办公室做了一名志愿者。她还是清华紫荆志愿者研究生服务团团长,负责校内研究生志愿者服务项目。
“思考奥运前我从哪来,决定奥运后我到哪去,得出的是相同的答案:继续做一名志愿者,做一名永远的志愿者。”梁苏会说。
在她看来,奥运给人们带来的是更高涨的志愿服务热情,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都是这样。清华校园里有一大批奥运会志愿者,怎样保护好这些奥运财富、怎样让志愿者不流失,寻找志愿服务资源、开发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者们有服务的内容,这些都是梁苏会和她的团队努力做的工作。
“现在的工作比奥运期间更加辛苦,项目没有奥运那么有吸引力,组织工作没有奥运那么周密,很多服务只源于一个线索,更多更琐碎的工作在前面等着,这些都更考验我的主动性和耐心。”这是梁苏会对现在服务的感受。每周有三个下午她到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服务,晚上和课余时间忙学校的志愿服务,周末往往在踩点或是从事志愿服务中度过。
奥运给梁苏会带来的除了能力的提升,更有对志愿服务的重新认识。她说,奥运后清华校内报名志愿者的人一直很多,甚至还有已经毕业的人发来邮件想加入志愿者队伍。“可能每个还未成为志愿者的人都憧憬着对方巨大的改变,或是感动人心的画面,但只有经历过志愿服务的人才知道,大多数志愿服务都是小事。志愿服务改变的是自己,让自己的心态更平和,让自己更有责任感。”
从志愿者到志愿者团队的组织者,一路上既有笑声也有汗水和泪水。梁苏会感慨道:“有时候工作遇到瓶颈,也会觉得很郁闷,但却不得不把它做好。看着项目在手里一点一点实现,那么多热情的同学报名,希望参与进来,让我没有退路,不得不把它做好。”
常有人问梁苏会,在清华8年,做了这么长时间志愿者,不会烦吗?她回答:“我们根本不担心奥运会后志愿者热情减退,相反,担心的是如何开发更多的志愿服务项目,让大家尽情释放"愿"动力。在我看来,数百万人心中的"愿"动力,才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像李菊、梁苏会这样的优秀志愿者,在北京还有很多很多。来自北京市志愿者协会的统计,北京已有志愿者队伍5万支,人数超过200万。这些志愿者队伍包括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科普志愿者、扶残助残志愿者、禁毒志愿者、应急救助志愿者等,累计服务时间超过5亿小时。
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邓亚萍说,目前,北京正积极筹建志愿者联合会,着力打造“北京市志愿者之家”,传承转化奥运志愿服务项目、开发新项目,市级志愿服务项目已达1021个。同时,探索规范志愿者培训工作。借助联合国志愿服务合作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经验,面向公益实践项目负责人、团体会员负责人以及骨干志愿者开展培训。此外,还不断优化志愿服务社会环境和氛围,包括加大对志愿者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扩大并建立志愿服务基金会,等等。
在北京,志愿者队伍正在壮大,志愿服务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志愿者正在改变着北京,改变着中国。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