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小球何以被无限放大?大球何以逐渐成为弹丸?
在我国,“小球”变“大球”或者说“大球”变“小球”的现象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尽管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发扬中国人的特点无可厚非,扬长避短同样是战略上的需要,只要能够夺得金牌,并且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振奋民族精神没什么不好。说到此处,我们不妨再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本质,稍稍展开一下,便可以发现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1-短效政绩观在作祟
从1972年中国人通过乒乓外交一举打破长期以来冷冻我们的坚冰,到后来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条轨迹,既体育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国家的政治需求。“友谊不再是第一,比赛也不再是第二”,金牌和锦标逐渐成为了国人眼中的奥林匹克精神。与此相关,国家体育主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很在意自己的政绩观,率队取得优异成绩的教练,像袁伟民、蔡振华等人,都是通过政绩才最终走上领导岗位的。一些为国家争得无数荣誉的运动员,退役之后大多也获得更多利益。有一批人已经从政,还有很多人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新长征突击手、优秀青年代表等。近几年房子、票子更是如雪花般飘至而来,夺得锦标的运动员不仅可以获得国家的奖励,省市、县乡包括一些知名企业也会纷纷解囊,人最终来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
2-相比较大球,小球更容易出成绩
经常关注体育比赛的朋友都清楚,“小球”比较适合短期效应,相对集体项目的“大球”而言,单打独斗的“小球”投资少,人力物力齐备,很容易出“货”。尤其是奥运会,世锦赛这类大型比赛,“小球”夺得金牌的概率很大,而“大球”则刚好相反,因为“大球”是集体项目,这类比赛身体接触频繁,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同作战能力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不过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大球”才是体育比赛当中的精髓,“大球”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风骨,正如足球世界杯,谁在这个舞台上夺得锦标,其效应是任何体育项目都无法比拟的。
井绳形同毒蛇,不碰永远提不上水
那么,中国体育的从业人员难道就不懂得这个浅显的道理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很喜欢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加入到“小球”运动行列,比如乒乓球这项相对投资较少,而且不太受外部环境限制的运动。这项运动不太容易受伤,家长也无需投入过多的财力,而且容易年少成名,青少年一旦小有成绩,随之而来的则是不错的待遇和较高的奖金,而且还可以在将来退役之后找到一个相当不错的工作。通常意义上讲,“大球”很难出成绩,究其原因,“大球”是个集体项目,成名的只是少数,而且一个环节失败就会导致全盘皆输。
我们知道,“大球”项目大多需要身体对抗,中国人天生无法跟欧美运动员相比,往往隔着一张网子的比赛,矮小灵活的中国人更容易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我们的运动员很不习惯于身体接触,尤其是他们很小便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指导,临场应变能力不强,教练员不喜欢个人表现,像马拉多纳、科比•布莱恩特这样的天才球员在中国“大球”项目中几乎无处可寻。此外,“大球”投入较大,没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一个运动队是很难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通俗讲,“大球”是靠金钱堆砌的,而“小球”则无需投入过多的成本。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