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甲联赛 > 八方评论

羊城晚报:金牌不破,足球不立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10年07月23日13:58

  如果你看了《“八九点钟的太阳”在哪?———广东青少年足球人才储备调查》(见昨日体育版,下简为《调查》),应该能得出结论:其所揭示的广东青少年足球的现状,就是“具体而微”的中国青少年足球现状。

  广东足球眼下有两大障碍:没人选,没钱花。在美、日等国,“校园足球”是训练、选拔足球苗子的重要渠道;在中国,地方足协却遭遇“桥归桥、路归路”的体制屏障,对着校园干瞪眼;足协退而求其次,在业余体校、职业体校选人建队,又面临资金瓶颈,教练队员补助捉襟见肘,收入难以度日。说白了,地方足协连一支队都养不活。

  没钱很要命———据《调查》反映,基层教练心猿意马,青少年球员或练或辍,各地足球场地、器材等硬件落后、甚至缺乏。上十个地市多年来一直无法组织一支参加省运会的足球队,即便参加的地市,不少也凑不齐一支符合年龄规定的足额18人的队伍。

  中国足球重镇广东已经如此,遑论其它?由此可推定:当下的中国足球,就是一个沉疴不起的病人,虽然死不了,但也仅限于苟延残喘,毫无生存质量。

  这局面,显然不是当前上蹿下跳的韦迪所能逆转,即便他直到退休只忙国家队和青少年足球两件事,也是螳臂当车。因为在“官本位”所造就的如此庞大、运行了几十年的的中国体育体制面前,韦迪如同一只小蚂蚁。

  这个体制下,培养一个大众毫不熟悉、不知道怎么玩、也不感兴趣的项目的奥运冠军,20多年来分分钟可以花掉数亿元,而且不动声色;可是时至今日,仅仅给全中国的“校园足球”一年投下三五千万元,人们就欣喜若狂得如天上掉金砖,国际足联也忙不迭地献上谄媚的奖状。呜呼哀哉!

  反差如此之大,皆因奥运金牌、全运金牌早已从为国(省)争光的象征,异化为体育GDP和政绩,决定着体育官员的升降、体育局的存废。而足球,20多年前就被赶进旮旯里“自负盈亏”了。但是,难以想象,类似举重一类几无市场、几无观众、几无产业价值的奥运金牌,怎么当得起年复一年数亿、数十亿元的投资?哪个“市场经济”国家能承受巨额公帑如此无效投资?

  中国足球的现实是:无非常手段,则无法自新。因此,在中国体育资源总量维持现状的前提下,必须改革中国体育体制,扬弃奥运金牌战略,实现体育资源的重新调配。只有当体育总局将亿万资金从搏杀奥运金牌的桌子上撤走,转投中国足球,令国家队到基层、从成年到青少年次第受益;只有当各地体育局将千万资金从豪赌全运金牌的桌子上撤走,投给各地市从娃娃抓起,假以时日,中国足球才有可能甩走遮天阴霾,迎来八九点钟的太阳。

  对于中国体育的决策层,这就是一场革命。非如此,不足以令中国体育从“政绩市”转型为“产业市”,不足以令中国体育在未来获得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

  ·汪晖·

  

(责任编辑:丁伟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