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场不是好莱坞的黑帮片,也不是香港电影的古惑仔系列,不是能打能斗讲义气够哥们儿打死不认怂,就算真汉子纯爷们,就能成为小女生心目中的梦幻男朋友的。
盗亦有道,江湖有江湖的规矩,绿茵场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既然是踢球比赛的地方,恶意伤人的行为终归是于法不容的,纵有一万个委屈,一千个理由,也是白搭。
中国的绿茵场最近普遍流行“暴力片”,几乎轮轮都有恶意犯规,足协每周都得动用家法亮出追加处罚的罚单。但有趣的是,几乎所有上了处罚名单的当事人都很“委屈”,都很“无奈”,都觉得对别人的处罚没有对自己的处罚重。就拿周五刚开的那张罚单来说,有3人被罚的重庆力帆认为,对对手的处罚轻了。而青岛方面则是一脸“惊愕”,理由很简单:郑龙虽然踩了对方球员的脑袋,但他不是故意的嘛。似乎伤害对方这一后果可以不论,是否主观故意才是重点。
当然,上述“家丑”跟几天前由国外传回的“国际性绿茵群殴事件”相比,只能算小菜一碟了。北京国安二队与新加坡幼狮队在新超联赛中大打出手的视频,不仅忠实记录下双方数十名球员打作一团的群殴场面,更是给了公众关于足球暴力最直观的感受。哪怕是入选国际足联反面典型的教学录像,想必也不过分。
但过分的是,这起显而易见的群殴事件,却似乎打出了名堂,打出了道理。仿佛他们打的不是对手,打的只是“委屈和无奈”。
从北京国安二队前方球员“心酸的博客”中不难看出,他们似乎在人家的地盘上饱受委屈和磨难——裁判总是吹偏哨,对方球员时常恶意犯规,这些年轻球员几乎是“忍气吞声过日子”。而这次打架则完全是“自卫反击”,用一名前国安球员的话说,就是“发泄一下在异国他乡积压已久的郁闷”。看上去既不值得“小题大做”,更不应该受到来自国内家乡父老的批评。
至于新加坡足球联赛的环境是不是比中国足球氛围还糟,至于国安俱乐部为什么要斥巨资把自己的年轻球员送到这么个地方去打比赛姑且不论,单就此事而言,群殴就是群殴,是双方都参与都动手都有暴力行为的“混战”,不是打和被打的关系,不管谁挑的事谁起的头,群殴的后果已经通过视频传遍互联网,而这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新足总明确表示会严惩肇事者,国安俱乐部也已表态“会对违规球员进行严肃教育和处理”,想必这张罚单也不会太轻。但如果当事人依然摆出事出有因、打人有理的态度,那么国安二队在异国他乡“缴纳”的学费算是白费了。
打人是永远打不出道理的。如果打人都能打出道理,恶意犯规都能犯得理直气壮,绿茵场还有何规矩可言。这也是为什么足协罚得多却挡不住绿茵场暴力更多的根源所在。
绿茵场不是角斗场,想发泄郁闷还是换种方式,用进球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