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布会现场,郎效农展示建业球票票样
河南商报记者 杨东华/摄
河南商报记者 刘开银
倒计时2天,建业终于向外界吐出了官方声音。昨日上午,河南建业俱乐部在航海体育场召开了赛前新闻发布会,胡葆森和郎效农,建业足球最有权力的两个男人聚到了一起。 这既是郎效农的见面会,也是胡葆森的推介会,虽然老郎很低调,可胡老板还是在平淡中亮出锋芒,“个人认为,球队的实力在中超属于中上游,所以保八是底线。”
胡葆森:不可能干到七老八十
近些年,没有特别的大事,公务繁忙的胡葆森很少出现在足球俱乐部的发布会上,但这次,老胡早早就来了。尽管在外界眼中,只有他才是建业俱乐部的主人,但他这个上午十分谦虚,更多的时候是向河南媒体推荐郎效农,看得出老胡对他十分器重。
谈到俱乐部突如其来的人事地震,老胡解释为:“这次聘请郎效农先生出任河南建业俱乐部总经理有三个原因:首先,大家看到了这几天的新闻点都聚焦在这里,证明他确实是中国职业足球的功勋人物;其次,郎效农先生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中国足球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尤为难得;最后,他多年的从业经验让他的国际视野独领一派。”
建业牵手中超之父,国内足坛最具轰动性的事件其实没什么内幕,胡葆森透露:“这么多年来,郎效农对河南足球一直呵护有加,这一次从接触到最终签约只用了5天时间,可谓水到渠成。”
关于郎效农能在建业俱乐部效力多久这一焦点问题,老胡没有正面回答:“大家都知道,他今年已经64岁了,不可能干到七老八十。不过,我们希望他在这个岗位上干1年、2年、3年建业需要他的智慧、经验和思考,这些都是河南足球的宝贵财富。”
郎效农任职后,建业俱乐部的发展方向会发生哪些变化?胡葆森说:“将建业打造为百年俱乐部的梦想一直没有放弃。这么多年来,在主教练和俱乐部总经理的位置上,建业先后用了很多人,也是在尝试,在探寻规律。足球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也需要大环境的改善。”
虽然对外界宣称没有给老郎定目标,但并不代表老胡对本赛季没要求:“搞足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人才难寻。我在心中将建业集团主业的50~60个经理都盘算过一遍,确实没有适合在足球俱乐部领军的,所以这次请郎效农来任职。综合建业队在全国中游偏上的能力,本赛季建业足球的目标是保八争四,第八名是底线,不放弃对亚冠名额的追求。”
郎效农:心怀忐忑来救火
3月14日从中超公司总经理一职退下,不到月底便成为建业俱乐部的新任老总,郎效农坦承:“来建业心情很复杂。感谢建业给了我一个继续从业中国足球的机会,更好地拓展自身的职业视野。另外还有些忐忑不安,毕竟我从来没有过运作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验。”
也许是减压,也许是实话实说,老郎发布会上十分低调:“我是一个新兵,没有任何经验,只有想法和理念,把愿望实现,将建业建设成亚洲范围内比较好的俱乐部,更规范一些。足球的本质是与社会结合,为社会服务,我希望这方面建业能做得更好一些。”
面对记者“如何树立学习榜样”的问题,郎效农回答:“在国内,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各有长短,特点不同,每一家都有教训值得吸取,每一家也都有成功经验值得学习。从现实看,世界足球的重心在欧洲,但每个豪门俱乐部风光的表面下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财政上的。对我而言,不必舍近求远,在俱乐部规范建设方面,日本俱乐部就是榜样。在亚足联的考察当中,日本俱乐部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可以说亚洲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标准就是日式的。不过,这种学习不是照搬,离不开中国国情。”
第一天和金鹤范共事,老郎便毫不掩饰对“韩流”的青睐之心:“在技战术方面我更喜欢韩国。他们通过在场上逼抢对方,让对方难以发挥,体现出更积极的取胜思想。中国足球的发展暂时没有跟上日韩步伐,金鹤范执掌建业是件好事,可以让建业更快与国际接轨。有时候一次点拨就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中国的球员身体条件类似于日韩,人家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不要好高骛远,追求什么欧洲豪门的脚步。”
1998年,建业队被“烟草联盟”一起“做”到了乙级,不少义愤填膺的中原球迷京城上访,当时郎效农恰好也是接待者之一,谈到这段往事,老郎深有感慨:“那一幕至今历历在目,在中国足球从专业体制向市场化过渡的阶段,发生一些风波和事情在所难免,这也是矛盾碰撞的产物。从长远角度看,中国足球会逐渐成熟,这也是发展的趋势。”
(责任编辑: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