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爱可以让爱情变成亲情 汤淼周苏红正式离婚
2012年05月25日14:15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晚报
作者:钟喆 李京红
时至今日,汤淼上海寓所的客厅中央大茶几玻璃下压着一排照片,都是周苏红的笑脸。现在,若有客人来访,汤爸爸便会向客人介绍:“她是我的‘女儿’周苏红!”
“放手也是为了爱!”汤淼的轮椅靠在汤爸爸膝前,语气平缓。这个简单而朴素的想法,在他心里重复了千万遍。说出来的一刻,释然了。
奶奶要求“不能辜负孙媳妇”
同为国家男女排第一接应二传,都身披“7”号战袍,汤淼和周苏红是中国排坛一个时代的金童玉女,周苏红比汤淼大3岁。2006年初,他俩在上海登记结婚,小夫妻许下愿望一起征战北京奥运会。
2007年初夏,汤淼随上海男排赴圣彼得堡参加一场国际友谊赛,随后重返国家队。然而,一个电话让汤父火速赶往俄罗斯……汤淼的爷爷、奶奶第一时间得知孙子病情,他们把汤淼的大伯叫到身边:第一,要把孙子活着带回家;第二,周苏红是个好孩子,汤家不能负了人家。
5年前已经说好的离婚
因为心里有爱,有牵挂,汤淼舍不得在俄罗斯离开这个世界。摘下呼吸机时,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给爱妻报平安。只是身体实在太虚弱,断断续续说出的那句“我爱你”,听了让人揪心。
汤淼不止一次回忆,奇迹般地活下来,眼前、耳畔,每时每刻都是妻子的影子。那是他生存的勇气和动力。可病情真的一天天好转,他又不得不面对高位瘫痪的现实。病床上的汤淼看着爱妻红肿的眼眶,人生中第一次说了“狠话”:“咱们分手吧!”
“5年后,如果你还不能站起来,再说吧。”以泪洗面的周苏红只好想个法子“搪塞”过去。
其实,汤爸爸早就猜到儿媳不会同意。他太了解两个孩子的感情和儿媳倔强的性格。回沪后,汤爸爸为这事还专门找了上海市体育局的领导,希望帮忙做周苏红工作。
岁月如梭,一晃“5年之约”就到了。亲戚也曾劝过汤淼:“周苏红如果不提,你也别再说了。这样过下去不也挺好。”汤淼涨红了脸,第一次和亲戚发了火:“我能给她什么!”他用尽全身力气,重复了多遍。
“爸爸,你的手重了”
在妻子的陪伴下,汤淼艰难度过了危险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最后阶段,周苏红带着不舍离开。为了让汤淼了解外面的世界,夫妻俩每天必通电话,5年来从未间断。“两个孩子拿起手机,就有讲不完的话。2008年春节,周杰伦的《青花瓷》火了。电话里,周苏红一字一句教汤淼唱。”汤爸爸说起这些就滔滔不绝。
中国女排只要放假,哪怕只有一天,周苏红定要飞往上海探望汤淼。康复初期,汤淼生命体征很弱。天再热,也不能开空调。周苏红整夜不睡,拿扇子给汤淼解暑。风大一点,汤淼就疼醒,风小一点会热醒……有一次,她集训回来正巧碰上汤爸爸打理儿子的日常生活。“爸爸,你的手重了,还是我来吧……”“换谁能做到这样啊。”汤淼家人心存感激。
“照顾他是我一生责任”
从只能用眼睛说话到坐起来自己进食,再到借助器械站起来……汤淼的毅力令人感动。他一直在创造奇迹。
离开中国女排,周苏红回杭州工作、读书,更没办法照顾在北京治伤的汤淼。她开始想办法,让汤淼到杭州治疗,但朋友几乎全部反对。“照顾他是我一生的责任。”因为周苏红的坚持,汤淼在杭州得到了两年细心的治疗和照料。
5年,周苏红坚守着那份真挚的感情。这些年她回家见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周爸爸和周妈妈也理解女儿的心思,从不多说。汤淼在北京治疗时人手不够,周妈妈特地跑去一起照顾汤淼,一待就是数月。后来,双方父母坐下来一聊,才知道这孩子从没在父母面前抱怨过一句,也没有说过汤淼一个字的不好。
体育官员、球员、学生……周苏红现在的身份不少。平时她半天在女排训练,半天在大学读书,还要兼顾体育局的工作。但只要有时间,她还常从杭州赶来上海照顾汤淼。一家人和往常一样参加朋友和家庭聚会。亲戚朋友也更尊重他们的这份感情。他们的爱更进一步,成了亲情。(钟喆 李京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